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方關係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三方關係人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審計業務的三方關係人分別是註冊會計師、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責任方)、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

註冊會計師對由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負責的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以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由於財務報表是由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負責的,因此,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主要是向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提供的。在某些情況下,管理層和預期使用者可能來自同一企業,但並不意味着兩者就是同一方。例如,某公司同時設有董事會和監事會,監事會根據監督需要聘請註冊會計師對董事會和管理層負責編制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由於審計意見有和干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性,有可能對管理層有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可能成為預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預期使用者。例如,管理層是審計報告的預期使用者之一,但同時預期使用者還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監管機松等。因此,是否存在三方關係是判斷某項業務是否屬於審計業務的重要標準之一。

三方關係人之註冊會計師

註冊會計師是指取得註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通常是指項目合伙人或項目組其他成員,有時也指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根據審計準則的規定,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是註冊會計師的責任。為履行這一職責,註冊會計師應當遵守相關職業道德要求,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並根據獲取的審計證據得出合理的審計結論,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註冊會計師通過簽署審計報告確認其責任。

如果審計業務涉及的特殊知識和技能超出了註冊會計師的能力,註冊會計師可以利用專家協助執行審計業務。在這種情況下,註冊會計師應當確信包括專家在內的項目組整體已具備執行該項審計業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並充分參與該項審計業務和了解專家所承擔的工作。

三方關係人之審計單位管理層

管理層是指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的執行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人員,對財務報表編制負責。在某些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層成員,如治理層中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人員,或參與日常經營管理的業主(以下簡稱業主兼經理)。治理層是指對被審計單位戰略方向以及管理層履行經營管理責任負有監督責任的人員或組織。治理層的責任包括監督財務報告的產生過程。在某些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可能包括管理層,如治理層中負有經營管理責任的人員,或業主兼經理。

與管理層和治理層責任相關的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以下簡稱執行審計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認可並理解其應當承擔下列責任,這些責任構成註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的基礎:(1)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並使其實現公允反映(如適用);(2)設計、執行和維護必要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3)向註冊會計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包括允許註冊會計師接觸與編制財務報表相關的所有信息(如記錄、文件和其他事項),向註冊會計師提供審計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許註冊會計師在獲取審計證據時不受限制地接觸其認為必要的內部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

財務報表審計並不能減輕管理層或治理層的責任。財務報表編制和財務報表審計是財務信息生成鏈條上的不同環節,兩者各司其職。法律法規要求管理層和治理層對編制財務報表承擔責任,有利於從源頭上保證財務信息質量。同時,在某些方面,註冊會計師與管理層和治理層之間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管理層和治理層作為內部人員,對企業的情況更為了解,更能作出適合企業特點的會計處理決策和判斷,因此,管理層和治理層理應對編制財務報表承擔完全責任。儘管在審計過程中,註冊會計師可能向管理層和治理層提出調整建議,甚至在不違反獨立性的前提下為管理層編制財務報表提供某些諮詢或協助,但管理層仍然對編制財務報表承擔責任,並通過簽署財務報表確認這一責任。

如果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註冊會計師通過審計沒有能夠發現,也不能因為財務報表已經被註冊會計師審計這一事實而減輕管理層和治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三方關係人之預期使用者

預期使用者是指預期使用審計報告和財務報表的組織或人員。如果審計業務服務於特定的使用者或具有特殊目的,註冊會計師可以很容易地識別預期使用者。例如,企業向銀行貸款,銀行要求企業提供一份經審計的反映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那麼,銀行就是該審計報告的預期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註冊會計師可能無法識別預期使用審計報告的所有組織和人員,尤其在各種可能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時。此時,預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與財務報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關者。例如,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中,預期使用者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東。註冊會計師應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與委託人簽訂的協議識別預期使用者。

理論上,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應當儘可能地明確為所有的預期使用者,但實務中往往很難做到這樣,因為有時審計報告並不向某些特定組織或人員提供,但他們也有可能使用審計報告。例如,註冊會計師為上市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服務,其審計報告的收件人為「××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但除了股東外,公司債權人、供應商、客戶、證券監管機構等顯然也是預期使用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