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聖同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聖同山
圖片來自六圖網

三聖同山,豐干答覆∶「賢人當然有,只是見到他們的人並沒實在的知道他們,實在知道他們的人無緣見到他們。你如想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隱跡天台;拾得則是普賢菩薩,看上去卻像乞丐。這兩位都不是俗人。」

原文

唐太宗貞觀年間,天台山國清寺的住持名叫豐干禪師。豐干禪師一次雲遊,去赤城山,俄然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四野無人,禪師匆促奔向前去,見是一個年約十歲的男孩在抽泣。禪師問∶「小菩薩,你是誰領出來的?父母在哪?家在什麽本地?」孩子答覆說∶「我是個孤兒,無父無母,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裡了。」豐干禪師見他意外,便領回了國清寺,交給和尚撫育。因這孤兒無名,又是豐干撿來的,和尚們便稱他為「拾得」,天長日久,拾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幾年歲月一過,拾得從一個稚弱童子變成了碩壯少年,能夠幹些雜活了。豐干便派他去廚房幫助,擇擇菜,燒燒火,好替和尚們減輕一些日子壓力。這位拾得人倒勤快,只是有個怪缺陷,每次幹活總將一些剩菜剩飯包好,放到一個竹簍里。這些東西是他為寒山準備的。寒山是誰?國清寺的和尚都知道,他便是隱在山頂「寒岩」的那位怪人。寒山穿著乖僻,僧不像僧,道不像道,又喜愛詩文詞采,常常隨手寫上幾句,或隨口吟誦幾聲。但他不像通常詩人那樣準備文房四寶,也從不堆集文稿,只要興趣來了,便在屋壁竹石之上隨手刻下。時間一久,寒岩附近的山石樹木、村舍牆面之上便布滿了寒山的詩文。拾得對寒山非常敬仰,很想學得寒山的風儀文采,便每日收積國清寺和尚用剩的飯菜,供養寒山。寒山每次下山來國清寺,他必有一竹簍的飯菜送給寒山,由寒山背上山去。

和尚講究慈悲愛物,自已用不了的東西送給別人,對和尚來說是常事,所以,國清寺的和尚們對拾得的作為也不放在心裡。但是,有一件事卻令眾僧非常難以忍受,那便是拾得常常在深更半夜狂呼亂叫。國清寺地處天台山腳下,附近村民很少,夜裡極點安靜,拾得俄然大喊大叫,猶如平地驚雷,實在嚇人得很。眾僧無法忍受,便走出來批評他、驅趕他。拾得也不辯駁反擊,總是撫掌大笑,拂袖而去,好像是成心要打破幽靜之夜,打亂和尚的清修。

三番五次之後,和尚們見拾得屢教不改,只好稟報豐干,希望豐干出面管制一下。豐干卻對拾得慫恿得很,向來不加勸阻。他自個也和拾得差不多,常常在深夜歌唱自娛。這是為什麽呢?正本,豐干不是常人,他知道拾得也不是常人,寒山也不是常人。他們到底是誰呢?正本是三聖菩薩的化身。

卻說當時的台州刺史名叫閭丘胤。閭丘胤初來台州時,路上突患頭疼,疼痛難止。正巧遇上豐干自天台山外出遊方路過,豐干便含一口水噴在閭丘胤的臉上,立即治好他的頭疼。閭丘胤隨即問道∶「天台山有什麽高賢嗎?」豐干答覆∶「賢人當然有,只是見到他們的人並沒實在的知道他們,實在知道他們的人無緣見到他們。你如想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貌取人。寒山是文殊化身,隱跡天台;拾得則是普賢菩薩,看上去卻像乞丐。這兩位都不是俗人。」板丘胤聞言,隨即上天台訪問賢者,匆促之間竟忘了問問眼前這位高僧的名字,因而不知道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豐干。

板丘胤來到國清寺,按照禮節,先求見豐干住持。寺僧將他領到豐乾的禪房,豐幹當然不在。閻丘胤又要見寒山和拾得,寺僧便領他來到寒山隱居的寒岩,只見有兩人坐在成堆篝火前面,正不知為何事而縱聲長笑。閭丘胤上前施禮,說明來意。寒山、拾得大聲喝道∶「豐干多嘴多舌,把我們說出來干什麽!你這人也是,遇上了阿彌陀佛都不知道,還來找我們干什麽?」說罷,二人撫掌大笑,牽手走到山林深處去了。從此,人世再沒見到寒山、拾得,豐干也不見蹤影了。閭丘胤隨即派人將寒山刻在石木牆面的詩文抄錄下來,共有三百餘首,這便是撒播於世的《寒山子文集》。 [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