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詩詞馬超大戰潼關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國詩詞馬超大戰潼關,潼關戰敗望風逃①,孟德倉皇脫錦袍。
【釋詞】
①潼關:關隘名。地屬司隸州弘農郡華陰縣,故址在今陝西潼關縣北。為陝西、河南、山西三省要衝,是兵家必爭之地。
②髭:嘴上邊的鬍子;髯:兩頰長的鬍子。
③聲價:指聲望和社會地位。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
三國詩詞《馬超大戰潼關》原文及賞析
【賞析】
曹操得知劉備正在「調練軍馬,收拾器械,將欲取川」,大驚,心想:假若劉備收西川,則羽翼成矣,必難以圖之。這時謀士獻計說:「今劉備、孫權結為唇齒,若劉備欲取西川,丞相可命上將提兵,會合肥之眾,徑取江南,則孫權必求救於劉備;備意在西川,必無心救權。」這樣,江東可得,荊州可平。然後徐圖西川,天下定矣。於是,曹操進兵江南。面對曹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孫權驚慌失措,立刻命魯肅使人前往荊州告急。劉備對此左右為難。若不救江東,孫、劉聯盟便會瓦解,被曹操各個擊破;如果援助江東,就會喪失奪取西川的時機。正在這時,剛從南郡趕回荊州的諸葛亮走出一着活棋:曹操殺了馬騰,其子馬超「必切齒操賊」,教劉備作書「往結馬超,使超興兵入關,則操又何暇下江南乎?」果然馬超收到劉備書信,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關內。
馬超驍勇絕倫,為一世之傑。當曹操在陣前第一次看見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立馬陣前,不由得暗暗稱奇。小說中第一次讓馬超亮相,便是他為父興兵血恨,大戰潼關。這首詩集中描繪了第一仗中的一個鏡頭:曹操在潼關被馬超打得大敗,倉皇敗逃,狼狽不堪,顯示了馬超雄烈過人,英勇善戰。
馬超親率西涼二十萬兵馬,直奔關中,下長安,克潼關,其勢不可擋,威震曹軍。曹操不得不親率大軍,直叩潼關,與馬超決戰。初戰曹軍大敗,「西涼兵來得勢猛,左右將佐,皆抵擋不住。馬超、龐德、馬岱引百餘騎,直入中軍來捉曹操。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軍中有人將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聞知,即扯旗角包頸而逃」。這一細節,一邊是追,一邊在逃;一邊三次大叫,一邊三次扮相。這是何等的場面,曹操像驚弓之鳥,全不顧容顏,只顧逃生。曹操一生中作戰勝敗不足為奇,但這一次敗得出盡了丑相,灰溜溜的。小詩道:「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倉皇脫錦袍」,這與小說情節是相貼切的。
「劍割髭髯應喪膽」這一句卻不盡如此。曹操在馬上奔逃,聽到喊聲,迅速做出反應,改換扮相。這臨危不懼,急中生智,足見曹操敗而不餒,沉着應變。蘇東坡有句名言:「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曹操此時心境亦如此。「應喪膽」描述曹操不夠準確,它不過是為了烘托「馬超聲價蓋天高」。《三國演義》中像這類詩歌並不是上乘之作。之所以保留在小說之中,和《三國演義》醞釀成書過程中的「說三分」有很大的關係。說話人為了適應中國古代廣大人民群眾喜愛詩歌謠曲的欣賞習慣和情趣,在話本情節中的人物處於生死關頭,或是事件成敗的關鍵時刻,加進一些詩詞進行評贊,和聽眾的心理相撞擊,與聽眾的感情相交流,正是「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所謂「關風」,就是風化問題,說話人從社會一般的傳統的善惡觀,用精練的詩句,「秤評天下淺和深」,以打動和感染市井聽眾,收到「慷慨者逆聲而擊節,醞籍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之藝術效果。如果說「苗澤遭斬」這首詩反映了下層百姓的道德倫理觀;那麼「馬超大戰潼關」這首詩則極力渲染了貶曹的歷史情緒。[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