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許客三人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許客三人,孫郎智勇冠江湄①,射獵山中受困危。

許客三人能死義,殺身豫讓未為奇②。

【釋詞】

①江湄:江,長江;湄,岸邊。

②豫讓:春秋戰國間晉國人。初為晉卿智瑤的家臣,很得尊寵。後來,趙、韓、魏三家共滅智氏。他改姓換名,入宮躲藏廁中謀刺,不成。又用漆塗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再次謀刺趙襄子,沒有成功。被捕後,求得趙襄子的衣服,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自殺。

三國詩詞《許客三人》原文及賞析

【賞析】

吳郡太守許貢曾上表曹操,稱「孫策驍勇,與項籍相似」,建議朝廷對他「外示榮寵」,「召還京師」,不可為封疆大吏,久必為「後患」。不料,這封表章卻為孫策部下江防將士所獲。孫策一見表章,不禁大怒,「遣人假意請許貢議事」,誘而殺之。許貢平素善養士人,待門客很好。其門下有三個家客,為人酷似豫讓。許貢死後,他們準備犧牲自己,謀殺孫策,為其主子報仇。這首詩讚頌許家三客盡主僕之義。

《三國演義》中,打獵射鹿的情節有兩處,一是許田射鹿,君臣簇擁,聲勢顯赫。名為射鹿,實為曹操張揚「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威。再一次便是孫策射鹿,「引軍會獵于丹徒之西山,趕起一大鹿,策縱馬上山逐之」。因其所乘的是良馬,一跑起來,跟隨他的從騎就再也跟不上,終於隻身遭到許客三人的暗害。常言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出事雖有偶然的一面,但從中可以看出孫策的性格,生性好動,極喜「馳騁遊獵」,又好「輕出微行」,獨往獨來。他不愧「智勇冠江湄」,可缺乏政治家的深謀周慮,是他的弱點。

詩的另一層意思是讚頌「許客三人能死義」。許客三人只因謀殺孫策而留在史書上數言,設置在小說的情節中也是單薄的過場小物。為什么小說家還單獨安排一首詩?從中可以看出小說家除卻處處標榜擁劉貶曹的政治思想傾向而外,凡能體現封建忠義觀念的地方,不管是君臣之義,朋友之義,主僕之義,連一筆都不放過。其實,許家三客無論從哪一方面,都不值得渲染;可作者卻偏偏加以讚頌,可見其強調「教化」的文藝觀是何等的執著。[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