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草船借箭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草船借箭,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①,孔明今日伏周郎②。

【釋詞】

①驟雨飛蝗:比喻射箭之猛之多,如驟雨,似蝗蟲。

②伏:使屈服、降伏。

三國詩詞《草船借箭》原文及賞析

【賞析】

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膾炙人口的篇章。這首小詩出現在情節後面,概括地點明了情節中設置的懸念。

詩前兩句是寫景,大霧垂江,溟溟漠漠,千山隱蹤,鳥獸遁跡,浩渺蒼茫,無邊無際。後兩句是敘事加議論。敘事分兩個視角講述,一是周瑜以借造箭為由,欲加害諸葛亮。本來時間短實難完成造箭十萬枝,而周瑜還吩咐軍匠故意延遲時間,並藏起造箭的物件。另一是諸葛亮對這一切都視而不見,神機妙算,向曹操「借箭」。是夜五更,重霧迷江,諸葛亮帶二十隻小船,「徑望北岸進發」,曹操疑有埋伏,令弓弩手亂箭射之,一時「箭如雨發」,「待至日高霧散」,船上草束已排滿箭枝,才收船急回。「不費江東半分之力,已得十萬餘箭。」周瑜得知此事後,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這兩件事相同之處,都是鬥智。不同之處,一是周瑜同諸葛亮斗,一是諸葛亮同曹操斗。前者是同一營壘的內部鬥爭,屬於次要矛盾,後者是敵我鬥爭,是主要矛盾。但兩件事相交叉,次要矛盾如果處理不好,那麼便會影響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直接關係到大局。因此,「孔明今日伏周郎」中的一個「伏」字,就成為矛盾轉化的關鍵,可謂詩眼。

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 」全詩關鍵處錘鍊出一個字,運用之妙全在於恰到好處地敘事狀物,傳情達意 「伏」字就十分準確地刻畫出諸葛亮的胸懷和才略。整部《三國演義》都是在寫諸葛亮 三分天下的戰略與實踐,而赤壁大戰是天下三分的鼎足之舉。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和魯肅比任何人都清醒,相形之下,周瑜顯得目光短淺。雖然不排除他為「江東」本位的考慮,但畢竟表現了他器量狹小,忌才妒能。周瑜派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枝箭,企圖以誤期之由名正言順地殺掉諸葛亮。試想如果諸葛亮在與周瑜比高低,爭利害,那麼勢必親痛仇快,帶來孫、劉聯盟的破裂,給曹操以可乘之機。諸葛亮時刻從大局出發,避開同周瑜的衝突,另籌妙計,其胸懷寬宏,顧大局,有遠見,昭然而明。

早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周瑜的遠大政治眼光和卓越軍事才能已展現出來,而諸葛亮的才略還處在虛多實少的描述上。以至赤壁戰爭之前,曹操聞新野劉備練兵有諸葛亮輔佐,問道:「諸葛亮何人也!」待到博望燒屯之後,曹操還說:「吾所慮者,劉備、孫權耳;余皆不足介意。」赤壁之戰是小說描寫的三大戰役之一,這一次戰役集合了曹、劉、孫三方的傑出人才,各施謀略,各顯威風,各逞英雄,展示了政治、外交、軍事方方面面的錯綜複雜的明爭暗鬥。在這氣勢之大,人才之多,戰爭規模之壯闊,矛盾鬥爭之複雜的戰爭中,周瑜是一位聯接曹、劉、孫三方的樞紐式人物,他的指揮戰爭的天才藝術得到了充分發揮。可小說家描寫的重心,卻是以周瑜來烘托諸葛亮。周瑜的才略,連身經百戰的曹操都被玩弄了,可往往一遇到諸葛亮,就只能望其項背。草船借箭,展示了諸葛亮出神入化的才能和謀略,最後逼得周瑜不得不承認「吾不如也」。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體悟到,這首小詩的「伏」字之妙。但如果將這首小詩孤立出去,可以說是無甚特色的一首平平的小詩。它之所以生輝,在於與小說情節相輝映,是小說情節的整體美托出了詩歌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