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沮授之死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沮授之死,河北多名士①,忠貞推沮君;

凝眸知陣法②,仰面識天文;

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雲③。

曹公欽義烈④,特與建孤墳⑤。

【釋詞】

①河北多名士:東漢冀州刺史部轄有魏郡、巨鹿、常山、中山、信都、清河六郡,東漢末治所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沮授廣平人,廣平後屬魏郡。田豐巨鹿人,審配魏郡人。史稱河北豪傑。

②凝眸(mou):眼神集中,目不轉睛地注視。李商隱《聞歌》:「斂笑凝眸意欲歌,高雲不動碧嵯峨。」

③氣似雲:即浩然之氣。明·楊繼盛《臨刑》:「浩氣還太虛,丹心照萬古。」太虛:雲天。

④欽:敬重。

⑤特:特地。

三國詩詞《沮授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沮授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過場人物形象,僅在小說情節中出現過三次。他作為袁紹的謀臣,在官渡之戰期間,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袁紹進諫,都遭到了袁紹的拒絕,幾乎還因此招致殺害。袁紹監禁了他,他在亂軍中不能逃走,被曹操俘獲。

沮授是謀臣,他向袁紹進諫,不值得特地誇讚。但為什么小說家偏偏對這樣一個過場人物,設置一首五言律詩彰明呢?這就顯示了小說家創作思想,處處歌頌封建社會的諍臣、忠臣,這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得很突出。不論是哪個豪強集團的人,只要忠臣,甚至為此死節,都歌頌之,像東漢的朝臣伍孚、呂布的謀臣陳宮和許客三人等。

沮授的忠貞集中體現在兩個細節上:夜觀天象;盜馬歸袁。沮授被袁紹拘禁在軍中,夜觀天象,發現有敵兵劫掠徵兆,乃連夜求見袁紹進言。袁紹非但不聽,反而怒斥他:「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眾!」沮授身陷囹圄,不顧個人安危,一心為袁紹政治集團的利益考慮,忠言進諫,可謂忠臣。當他被曹操俘獲,曹操聞其有才略,不忍殺之,留在軍中。儘管曹操厚待他,但他仍然不忘舊主,盜馬歸袁。可謂忠到了愚忠的程度,不辨賢明,不識大局,結果枉送了性命。

曹操是封建社會的政治家,獨裁者。他不允許有任何不忠於他的人存在,對那些不忠於他的人殺之勿論。他把沮授殺了。沮授「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雲」。因此,曹操看到「授至死神色不變」,嘆曰:「吾誤殺忠義之士也!」命人修墓建墳,厚葬沮授,還題寫墓碑:「忠烈沮君之墓」。這並不完全出於「曹公欽義烈」,而是曹操善於權變,此舉既讓袁紹部下看到自己的大度,愛才,仁義;又無言中鼓勵自己的部下,效法忠君。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十分重視提倡忠,自董仲舒使封建道德倫理原則「忠」具有了永恆的神聖性,突出了它只適合君臣關係的專一性,忠君便成為封建士大夫惟一的價值選擇,以至推到了愚忠的地步。只不過曹操權術高明,殺死了不忠於他的人,還能利用其忠君的亡靈去感染人、影響人、教育人,其政治家的手段高超,從中可窺見一斑。[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