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攜民渡江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攜民渡江,臨難仁心存百姓①,登舟揮淚動三軍

至今憑弔襄江口②,父老猶然憶使君③。

【釋詞】

①存:愛撫。《隆中對》:「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②襄江:漢水。漢水經襄陽南流入長江一段,稱襄江。

③使君:漢代對刺史或奉命出使的人的尊稱。漢代以後,統稱州郡地方長官。這裡指劉備。

三國詩詞《攜民渡江》原文及賞析

【賞析】

曹操大軍分兵八路逼近樊城,劉備被迫又從樊城撤退。臨行有十餘萬民眾願意隨行,日行十餘里。眾將勸說劉備:「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 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劉備哭着說:「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堅持「擁着百姓,緩緩而行」。這首小詩就此事頌揚劉備仁義愛民之心。

「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這聯詩記述了劉備攜民渡江的史實。劉備從新野撤到樊城,孤城仍然不可久守。只得令人遍告百姓,願意隨行的,便一同過江。兩縣之民,皆願隨同,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劉備於船上望見,非常痛心,「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幾欲投江,軍民聞之,莫不感動。詩的字裡行間洋溢着對劉備與民同難、甘苦與共精神的讚美之情,並且點破這種精神的實質是「仁心」。

劉備是《三國演義》鼎力塑造的「仁君」形象。他的「仁心」表現是多方面的,「三讓徐州」的禮讓,「接納呂布」的寬容,「借兵相救」的信義,「不奪荊州」的仁德,「攜民渡江」的愛民等等,劉備曾得意地對龐統說:「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於天下,吾不忍也。」這正是劉備典型性格的內核,儘管外部表現在不同的境遇中、不同的場合下,有所側重,變幻不一,但實質無不浸透着仁義的精神。早在孔子便提倡「仁」,並明確「仁」的最深刻、最精闢的一條是「愛人」。孟子繼承孔子的思想,進而提出「仁政」主張,其中貫穿着一條重要原則:以民為本。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使民本思想進一步得以弘揚。在董仲舒看來,天意也是民意,君主要維護自己的統治,要順從天意,體察民意,以民為政權的根基。劉備深諳此道,他所說的「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便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體現。因此說:「臨難仁心存百姓」不只是描述事實,更重要的是高揚儒家「愛民」的精神。

「至今憑弔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這一聯詩是從嘉靖本《三國演義》「襄陽官道興兵日,行客猶然憶使君」改寫的,改動的詞句,突出了兩點:一是把「襄陽官道」改為「至今憑弔」,加強了時序的擴延,「興兵日」是當時的現實,「至今憑弔」說的歷史的今天,歲月流逝,而人們對「仁君」劉備的崇敬和頂禮,不減當年,彌歲篤深,可見影響之深廣。二是將「行客」改為「父老」,擴展了民眾的範圍,明確了階層的內涵,體現了民眾之所愛,與「仁心」的愛民思想呼應得更緊密。改寫後的詩句更見其長,可見毛宗崗從點滴筆墨着眼,強化劉備「仁君」理想人格的感情色彩。[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