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南陽臥龍有大志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南陽臥龍有大志,高皇手提三尺雪①,芒碭白蛇夜流血②;

平秦滅楚入咸陽③,二百年前幾斷絕④。

大哉光武興洛陽⑤,傳至桓靈又崩裂;

獻帝遷都幸許昌⑥,紛紛四海生豪傑:

曹操專權得天時,江東孫氏開鴻業⑦;

孤窮玄德走天下,獨居新野愁民厄⑧。

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雄兵分正奇⑨;

只因徐庶臨行語,茅廬三顧心相知。

先生爾時年三九⑩,收拾琴書離隴畝;

先取荊州後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11);

縱橫舌上鼓風雷(12),談笑胸中換星斗(13);

龍驤虎視安乾坤(14),萬古千秋名不朽!

三國詩詞《南陽臥龍有大志》原文及賞析

【釋詞】

①三尺雪:喻寶劍。《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漫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②見第十四回《詠史》(二)注①。

③咸陽:秦始皇建都於此。劉邦平秦滅楚,占據咸陽。

④從公元25年漢光武帝登基,到公元207年諸葛出山,約近二百年。東漢前正是西漢衰亡時,所以說「二百年前幾斷絕」。

⑤洛陽:東漢光武帝建都於此。

⑥幸:特指皇帝到某地去。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於許昌。

⑦鴻業:鴻,大。大業。

⑧民厄:厄,災難、困苦。百姓的災難。

⑨正奇:古時用兵,以對陣交鋒為正,設計攔截襲擊為奇。《孫子·勢篇》:「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⑩三九:諸葛亮出山時,年屆二十七歲。

(11)經綸:《周易·屯卦》:「《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唐·孔穎達疏:「經謂經緯,綸謂綱綸。言君子法此屯象,有為之時,以經綸天下,約束於物,故云君子以經綸也。」比喻籌劃國策,處理國家大事。補天:《淮南子·覽冥訓》記載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後以此形容功勳卓著。

(12)縱橫:談鋒奔放、盡情,毫無阻擋。舌上鼓風雷:指說話具有鼓動性。

(13)換星斗:比喻改換天地。形容諸葛亮胸有韜略,有改天換地之才幹。

(14)龍驤虎視:比喻雄才壯志。歐陽詹《送張驃騎邠寧行營》:「寶馬雕弓金僕姑,龍驤虎視出皇都。」

【賞析】

小說家在諸葛亮與劉備等人離開隆中的情節中又穿插了一首古風,追敘漢朝史跡,展示當代局勢,頌揚諸葛亮大志,預示未來宏圖。這篇古風像在簡括的背景下一幅諸葛亮的剪影,頗具藝術匠心。

全詩以歷史時序大跨度地寫了以下幾層意思:一、高祖創業,西漢興亡;劉秀建都,東漢興衰;曹孫割據,劉備孤窮。時空縱橫交錯地勾勒了歷史和現實的形勢。二、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契機是請賢,諸葛亮出山。三、諸葛亮是「大展經綸補天手」,其一生都始終不渝地堅持鼎足天下的地理均勢和政治均勢。孫、劉聯盟,共抗曹操,「先取荊州後取川」,政治和地理上形成鼎足之勢,才能「龍驤虎視安乾坤」。這幾層意思貫穿起來,猶如整部《三國演義》的縮影,顯示着小說家的整體藝術構思。從全書敘事結構來看,諸葛亮從出山到病逝五丈原,生活在政治軍事舞台上二十七年,共占《三國演義》七十個回目,相當總容量的五分之三。可以說,小說家是以諸葛亮為一棵參天大樹支撐着整個藝術情節,又是以諸葛亮典型性格為線索謀篇布局的。

諸葛亮的一生最理想地凝聚了官僚文化的特徵,志在兼濟的人生價值和情在獨善的人生修養的統一。他雖沒有最後實現功成身退,但儒道互補的心靈建構卻在他的人格中得到最完美的折射,被他身體力行到了極其崇高的境界。陳壽《三國志》對其蓋棺定論:「諸葛亮之為相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諸葛亮出山為相二十七年,「達則兼濟天下」到了極高的境界。而他傑出的才能、光輝的人格,卻在出山前二十七年已修養成。雖耕讀隆中,但「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雄兵分正奇」,一旦「茅廬三顧心相知」,便投身於「兼濟天下」。這正是儒道互補人格實踐的過程,尤其像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中」,「寢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儉樸,官俸之外,不營私產,誠如所言:「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諸葛亮一生將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完美地體現於一身,達到封建官僚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這也是《三國演義》人物塑造成功之處。

當我們認清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把一個縮影式的詩篇放在支撐整個《三國演義》藝術情節的典型人物出場之中,其創作意圖和《紅樓夢》第五回金陵十二釵的判詞一樣,為的是使小說更富有暗示性和含蓄性。只不過這篇詩歌的文字平直,小說中設置詩歌的技巧也遠不如《紅樓夢》,這就減弱了它的含蓄性和暗示性。從這也可以窺視到《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運用詩歌的藝術技巧雖然有自己的特色,但畢竟是初創,遠不如《紅樓夢》小說運用詩歌的藝術造詣。[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