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國論 |
作品名稱:三國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蘇轍 |
三國論是北宋官員、散文家、詩人蘇轍的作品之一。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1]
正文
天下皆怯而獨勇,則勇者勝;皆暗而獨智,則智者勝。勇而遇勇,則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則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難蜂起而難平。蓋嘗聞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後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見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處於世,亦有幸不幸邪?漢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獨過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①、孫②、劉③,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擊勇,此譬如兩虎相捽④,齒牙氣力,無以相勝,其勢足以相擾,而不足以相斃。當此之時,惜乎無有以漢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項籍以百戰百勝之威,而執諸侯之柄,咄嗟叱咤,奮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勢飄忽震盪如風雨之至。天下之人,以為遂無漢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橫塞其沖,徘徊而不得進,其頑鈍椎魯,足以為笑於天下,而卒能摧折項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則必有所耗竭;而其智慮久而無成,則亦必有所倦怠而不舉。彼欲用其所長以制我於一時,而我閉門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⑤,而項籍固已憊矣。
今夫曹公、孫權、劉備,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孫不如曹,而劉不如孫。劉備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於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勝,則亦已惑矣。蓋劉備之才,近似於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術。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據勢勝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廣收信、越出奇之將⑥,以自輔其所不逮;有果銳剛猛之氣而不用,以深折項籍猖狂之勢。此三事者,三國之君,其才皆無有能行之者。獨有一劉備近之而未至,其中猶有翹然自喜之心,欲為椎魯而不能鈍,欲為果銳而不能達,二者交戰於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棄天下而入巴蜀,則非地也;用諸葛孔明治國之才,而當紛紜征伐之沖,則非將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將以攻人,則是其氣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於二袁之間⑦,困於呂布而狼狽於荊州⑧,百敗而其志不折⑨,不可謂無高祖之風矣,而終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漢高帝為不可及也夫!
注釋
①曹公:這裡指曹操,字孟德。他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改國號為魏。 ②孫:孫權,字仲謀,建立東吳,形成三國割據的局面。 ③劉:劉備,字玄德,在西蜀稱帝,建立蜀國。 ④捽:相遇。 ⑤逡巡:停滯不前的樣子。 ⑥信、越:韓信、彭越,都是漢高祖的功臣。 ⑦二袁:袁紹和他的弟弟袁術。 ⑧狼狽:指作戰不順利。 ⑨百敗:這裡指經歷過很多次失敗,是約數,不是確數。
古詩簡介
《三國論》作於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二十五篇應制科舉進論之一。文章對劉、項和三國史事加以分析,着重將劉備、劉邦進行對比,指出劉備的不足。文章立意新穎,論述婉轉而條理分明,具開合抑揚之勢。
譯文
天下都是膽怯之人,只有一個勇敢的人,那麼勇敢的人取勝;天下都是糊塗的人,只有一個聰明的人,那麼聰明的人取勝。勇敢的人遇到勇敢的人,那麼就不能只依靠勇敢了;聰明的人遇到聰明的人,那麼就不能夠只依靠聰明了。正因為只靠智勇來安定天下是不夠的,所以天下的災難,蜂湧而起而又難以平定。曾聽說,古時候可稱英雄的帝王,他們用不智不勇對待智勇,然後真正的大智大勇才能表現出來。
可悲呀!難道英雄處於世界上也有幸運與不幸嗎?漢高祖、唐太宗是以個人智勇超過天下所有的人而得到其帝位的。曹操、孫權、劉備是因他們智勇相當而又遇到一起,因而喪失完全取勝的機會。用智謀來打擊智謀,用勇者打擊勇者,這就好像兩虎相爭,光憑牙齒氣力,無法取勝,那情勢可以互相干擾,而不能殺死對方。在這個時候,可惜沒有人用漢高祖的辦法來對付對方的。
從前項羽,用百戰百勝的威勢,掌管統帥着各路諸侯大軍,狂呼大吼充分顯示出他憤怒的氣勢,然後向西來迎戰漢高祖。他的聲勢極大,如同暴雨雷霆般迅猛而驚天動地。天下人都認為從此就沒有大漢帝國了。然而漢高祖用他那不聰明又不勇敢的身軀,在項羽進軍的衝要之地橫殺豎擋,使項羽軍隊來回調動而不能前進。漢高祖那種愚笨蠢鈍,足以使天下人笑話,而最後卻能打敗項羽而等着看他死亡。原因是什麼?人的勇敢氣力,拚命使用而沒盡止,就一定會有損耗,而人的謀劃總是不能成功,就會有所疲倦懈怠而無法振作起來。他想用他的長處,在短時間內壓倒我,而我關上門拒絕他,使他失去他的希望,徘徊不定想退走又不能退走,這時項羽肯定已經十分疲憊。
現在曹操、孫權、劉備這三個人,都知道憑自己的才能自己去奪取,而不知道用自己的短處去從別人那裡取得。世上議論的人說:孫權不如曹操,而劉備不如孫權。劉備智謀淺顯而又沒有勇力,相對曹、孫二人有所不足,卻又不懂得用自己的不足來求取勝利,這樣也是太糊塗了。劉備的才能,與漢高祖已經接近,卻不懂得如何把才能使用出來。從前漢高祖使用自己才能有三種方法。先占據有利的地勢,用以顯示出得天下後將有所作為;大批收集像韓信、彭越等才能出眾的將領,用來彌補自己的能力不足;有果敢敏銳剛烈勇猛的精神卻不表現出來,用來大大挫敗項羽猖狂的氣勢。這三件事,三國的君主,他們都沒有能做到的本領。只有一個劉備,接近有這種本領卻未能完全達到這種境地,內心還有點自命不凡沾沾自喜的情緒。想做一個愚笨的人而又不能愚傻,想做果敢敏銳的人而又不能明達。在心中兩種思想激烈交戰,卻沒有定下來。所以,事情做不成,希望無法實現。扔掉天下而進入巴蜀,那不是合適的地方。用諸葛亮這樣治理國家的人才,卻正當混亂戰爭進行之中,作為將才是不合適的。不能忍耐憤怒的情感,沒有避開自己的短處,卻自己領兵來攻打別人,這樣就不值得過高評價他的精神。
唉!當他在袁紹、袁術之間奔波的時候,當他被呂布所困的時候,當他在荊州被打得狼狽不堪的時候,失敗無數而志向不改,不能不說他沒有漢高祖的精神和作風,卻始終不能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古代的英雄,只有漢高祖是無人能夠趕得上的。[2]
作者簡介
蘇轍(1039~1112) 北宋散文家。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與蘇軾一起中進士。不久因母喪,返里服孝。嘉□六年,又與蘇軾同中制舉科。當時因奏乞養親,未任官職,此後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寧三年(1070)-神宗,力陳法不可變,又致書王安石,激烈指責新法。熙寧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豐二年(1079),其兄蘇軾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被捕入獄。他-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兄贖罪,不准,牽連被貶,監筠州鹽酒稅。元豐八年,舊黨當政,他被召回,任秘書省校書郎、右司諫,進為起居郎,遷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權吏部尚書,出使契丹。還朝後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書右丞,進門下侍郎,執掌朝政。元□八年,哲宗親政,新法派重新得勢。紹聖元年(1094),他-反對時政,被貶官,出知汝州、袁州,責授化州別駕、雷州安置,後又貶循州等地。崇寧三年(1104),蘇轍在潁川定居,過田園隱逸生活,築室曰遺老齋,自號潁濱遺老,以讀書著述、默坐參禪為事。死後追復端明殿學士,諡文定。蘇轍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儒學為主,最傾慕孟子而又遍觀百家。他擅長政論和史論,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如《新論》(上)說當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於安,亂而不至於危,紀綱粗立而不舉,無急變而有緩病,分析當時政局,頗能一針見血。《上皇帝書》說今世之患,莫急於無財,亦切中肯綮。史論同父兄一樣,針對時弊,古為今用。《六國論》評論齊、楚、燕、趙四國不能支援前方的韓、魏,團結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敵而後方安樂腐敗的現實。《三國論》將劉備與劉邦相比,評論劉備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勝,也有以古鑒今的寓意。
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諡「文定」。
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於世。[3]
參考資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