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分鼎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分鼎足,漢語成語,【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也比喻政治力量三方面分立的局勢。[1]

原圖鏈接三分鼎足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蒯通曰: 「當今兩主之命縣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與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縣: 同「懸」。參: 同 「叄」 ,三。鼎: 古代炊具。多用青銅鑄成,一般為圓形,兩耳三足。蒯通: 原名蒯徹,因避漢武帝劉徹諱,故稱。秦末楚漢爭雄之時,蒯通建議韓信背漢割據一方,與劉邦、項羽二雄並存,以形成三分天下之勢。

示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4回:三分鼎足渾是夢,蹤跡空留在人間。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 「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孫仲謀占了江東,劉玄德占了西蜀。」

典故 

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劉邦的大將韓信統率大軍蕩平了齊國,派人去向劉邦請求說:「齊國是個反覆無常的國家,如果不暫立一個王來鎮壓它,形勢肯定不穩。希望讓我暫代齊王,這對穩定當前局勢較為有利。」

劉邦當時正被項羽圍困在滎陽,處境不利,只得同意韓信當齊王。

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大勢後認為,韓信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對韓信說:「一個人的貴賤,看骨骼形相;喜憂,看臉上氣色;成敗,看他的性情和決斷大事的能力,用這三條來看相,保證萬無一失。」韓信就請他看相。蒯通望着韓信,良久,又讓韓信轉過身去,想了一會,說道:「您的面相,將來最高不過封侯,而且還有性命危險;從您的背影看來,將來卻是貴不可言。」

韓信感到不可理解。蒯通說:「楚漢相爭,曠日持久,百姓怨恨。平庸無能的人,斷不能平息這場戰爭。你如果幫助漢王得了天下,將來不過封侯,而如果背叛漢王自立,您就可以跟楚漢三分天下,像鼎的三足一樣相互對峙(三分鼎足)。這樣,劉、項誰也不敢先動手。以您的雄才大略,去阻止楚漢的爭鬥,這樣做順應了百姓的願望,誰不感謝您的恩德?天下諸侯,一定會服從。天賜良機,切莫錯過,否則,您現在幫劉邦,將來反受其禍,望您三思啊!」

韓信聽了蒯通之言,覺得進退兩難,最後還是決定不背叛劉邦而免落不義之名。後來韓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計,逼得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得了天下。韓信被封淮陰侯,但劉邦總懷疑他會造反,而且蒯通的言論也傳到耳中,於是乘韓信不備,讓呂后把他誘殺了。

視頻 

成語故事 第138集 三分鼎足

參考資料 

  1. 三分鼎足 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