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元里平夷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元里平夷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日辰刻,夷船由泥城直進罾步登岸①。一路逐隊而行,由西村後首勝塘至北門外流花橋,連放火箭,直射北門外方、圓兩炮台。而守台軍士,發炮數口,各自棄甲投戈,望風而走,炮台悉為逆據。

方圓兩炮台被逆占據後,肆行無忌。於附近各鄉,晝夜巡擾,打破門扇,搶奪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婦女,發掘墳墓,禍及枯骨。種種貽害,不可勝言。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蕭岡各鄉,復行擾害。由是鄉民共憤,鳴鑼聚眾,殺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脫回,因率眾而下,約數百人。鄉民復鳴鑼會集各鄉約數千人,與夷決戰。幸彼蒼佑默,未刻②,迅雷甚雨。鄉民佯敗,引入黃婆洞磨刀坑,殺死逆夷百餘名。內一人說是西洋兵頭③,義律借來相助者。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寶刀,裝嵌寶石,映日不可逼視,亦被殺死。余夷脫逃者,或被坑水沖淹,或因失路飢斃,悉無漏網。其餘各處鄉民來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絕,而英夷亦從此膽寒潛蹤矣。且夫逆之自入內河也,戰無不利,攻無不取。鋒莫能犯,勢莫能當。養其桀驁不馴之心,縱其貪狼自肆之欲。進而日上,得遂無厭。既據炮台,頻施荼毒。初七日至初十日,北門外一帶鄉村,驚男竄女,雞犬難安。籲天呼地,狼狽莫倚④。夫罹殃而妻受辱⑤,兩命皆亡; 子被縛而母困居,身家俱殞。而且田園被傷,室廬被毀,丘壟被掘,老少被淫。洵屬鬼神積憤⑥,草木含愁。故鄉民一旦志切同仇,摧凶折馘⑦。然後知民心之堅固不搖,良有以也⑧。

十一日,鄉民仍鳴鑼傳遞,富者捐資,貧者出力,備乃器械,持乃糗糧,響應風從⑨。不謀而合者,遙遙百有餘里,聚至百有餘鄉。將方、圓兩炮台四面圍住,各處設伏,奮呼攻打,晝夜不息。逆夷各狐憑鼠伏,潛避兩炮台中,不敢出入。

十二日,逆夷義律極目遠望,見遍地旌旗炫耀,刀戟縱橫,鄉民蟻擁蜂攢,布滿山麓,約有十餘萬眾。逆夷更覺膽落心寒,亟請廣州府余暨南、番二縣代求解免⑩,情願即刻撤兵下船,不敢復行滋擾。兩縣乃飭諭鄉民,勸令退息。而鄉民之激於公義者,出語唐突,至冒官長。此固無知細民,奮義忘身,亦理直氣壯使然也。嗣廣州府余婉言排解,鄉民始行退散。英夷即俯首下船。

十四、十五日,夷船退出泥城。

十八、十九日,退出大王滘(11)。

二十五、六日,逐漸退出虎門,而省會人民始漸安息矣。

夫以鄉民之有此一舉也,亦一時奮激之心使然矣。使非有理義以激之(12),利害以動之,凌辱以加之,災禍以迫之,則心不能勃然而興,翕然而協(13)。當此之際,使有人焉,因十萬雄心之眾,乘巨魁落膽之時,鼓城中欲戰之兵,應城外除殘之旅,而降之以禮,結之以誠,則民心愈勵,而戰氣百倍。因而制勝出奇,變通盡利,計逆夷之兵不能上岸,今登岸者已有數千,則船必空虛。吾於水路擊其虛,陸路攻其實,使其首尾難顧,接應不暇,有不一鼓成擒者哉? 以後得其船炮,為我所用,則善後事宜,更易為力。乃計不出此。古人云: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14)。」有心者所為觸目而深扼腕也。

鑑賞

這是一篇記事性很強的日記體散文。文章選自 《廣東軍務記》,作者已無法考證。但文中三元里人民英勇、頑強平夷滅英的生動事跡表現出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也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敗、不抵抗政策。全文通過描寫三元里人民 「平夷」 的經過,表現的反帝愛國思想,至今仍具有教育意義。

文章開頭兩段交待了事件的發生是在鴉片戰爭這個大的背景下,具體時間是1841年5月25日上午,英國侵略軍由泥城進罾步、西村、首勝塘、流花橋,攻方、圓兩炮台,一路上「肆行無忌」,讓我們看到了侵略軍「晝夜巡擾,打破門扇,搶奪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婦女,發掘墳墓,禍及枯骨……」 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畫面。這種種「不可勝言」 的事實必然會導致人民的反抗,這就為第三段具體寫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經過作好了鋪墊。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蕭岡各鄉,復行擾害。」 於是三元里人民激於「共憤」,「鳴鑼聚眾」,打死了侵略軍六七人。當敵人數百人來報復時,三元里人民再次「鳴鑼會集各鄉約數千人,與夷決戰」,終於占天時、地利、人和,把侵略軍「引入黃婆洞磨刀坑,殺死逆夷百餘名」,就連「西洋兵頭」 畢霞也未能倖免。在勝利之時,前來助戰的鄉民仍源源不絕,這充分說明鄉民的團結。接下來,作者用 「且夫」一詞引出議論,分析了勝利的原因: 首先指出侵略軍的驕狠,「逆之自入內河也,戰無不利,攻無不取。鋒莫能犯,勢莫能當……頻施荼毒」,造成北門外「驚男竄女,雞犬難安。籲天呼地,狼狽莫倚。夫罹殃而妻受辱,兩命皆亡; 子被縛而母困居,身家俱殞。而且田園被傷,室廬被毀,丘壟被掘,老少被淫……」種種令人髮指、草木含悲的事實。這導致的結果當然是鄉民 「志切同仇,摧凶折馘」。所以作者發出了 「知民心之堅固不搖,良有以也」的感嘆。正是這種民心向背的分析,引入了更大規模的戰鬥。第三次戰鬥是三元里人民主動進攻炮台,作者繪聲繪色地加以了描述: 「鄉民仍鳴鑼傳遞,富者捐資,貧者出力,備乃器械,持乃糗糧,響應風從。不謀而合者,遙遙百有餘里……」而且「奮呼攻打,晝夜不息」; 從場面看,「遍地旌旗炫耀,刀戟縱橫,鄉民蟻擁蜂攢,布滿山麓,約有十餘萬眾」,這足以讓侵略軍膽落心寒。這裡,作者淋瀝盡致地展現了人民力量的強大,謳歌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反抗精神。

在三元里人民的圍攻下,侵略軍只能「亟請廣州府余暨南、番二縣代求解免,情願即刻撤兵下船,不敢復行滋擾」。最後由於知府余保純等人對抗英義民施以威脅、引誘、欺騙,侵略軍才得以脫逃。因而「十四、十五日,夷船退出泥城」,最後逐漸退出虎門。

三元里人民趕跑英侵略軍,取得了勝利,但文章最後一段,作者以議論的筆調深嘆政府不能 「因十萬雄心之眾,乘巨魁落膽之時」,使之「一鼓成擒」,遺憾之餘,也對清政府媚外投降,表示了極大的憤慨。

文章以時間為序,詳略得當,愛憎分明,敘議結合,情真意切,表明了作者鮮明的政治觀點,熱情讚揚了三元里人民英勇善戰,抗擊侵略軍的偉大壯舉,表現出作者崇高的愛國情懷。[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