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仁畲族鄉隸屬於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位於東經119°08′18"~119°14′04",北緯28°30′27"~28°38′07"。坐落於遂昌縣中部偏東,東、南與妙高街道相鄰,南與埯口鄉接壤,西南、西與大柘鎮毗鄰,西北與應村鄉相連,北與新路灣鎮相交。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遂昌縣城6千米。總面積7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三仁畲族鄉戶籍人口8407人。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建德鄉十三、十五都。1985年2月,成立三仁畲族鄉,屬城關區。截至2021年10月,三仁畲族鄉轄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高碧街村。

2020年,三仁畲族鄉有工業企業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建德鄉十三、十五都。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為西北鄉十三、十五都。

清宣統三年(1911年),屬保仁區。

民國時期,先後為大柘區益三鄉、一五鄉、城區保仁鄉、大柘區保仁鄉。

1950年10月,分置益三鄉。

1956年3月,益三鄉魁川村劃入成屏鄉後與保仁鄉合併稱三仁鄉,歸縣直屬。

1960年2月,益三、沙口大隊合併稱三仁管理區,屬城關區。

1961年7月,為三仁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復置三仁鄉。

1985年2月,成立三仁畲族鄉,屬城關區。

1992年5月,歸縣直屬。[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0年12月,三仁畲族鄉轄8個村。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轄高碧街、小忠、好川、大覺、坑口、十三都、沙口、排前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1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三仁畲族鄉轄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高碧街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仁畲族鄉位於東經119°08′18"~119°14′04",北緯28°30′27"~28°38′07"。地處遂昌縣中部偏東,東、南與妙高街道相鄰,南與埯口鄉接壤,西南、西與大柘鎮毗鄰,西北與應村鄉相連,北與新路灣鎮相交。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遂昌縣城6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22千米, 總面積79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三仁畲族鄉有耕地面積5450畝,林地面積8.7萬畝。

人口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轄區總人口836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1人,城鎮化率2.2%。另有流動人口1245人。總人口中,男性4243人,占50.7%;女性4119人,占49.3%;14歲以下1180人,占14.1%;15~64歲6318人,占75.6%;65歲以上864人,占10.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937人,占71.0%;有畲族1個少數民族,共2425人,占29.0%。2011年,三仁畲族鄉人口出生率7.7‰,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6人。

2017年末,三仁畲族鄉常住人口8538人。

截至2020年末,三仁畲族鄉戶籍人口8407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三仁畲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8048元。

2020年,三仁畲族鄉有工業企業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三仁畲族鄉農業總產值6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6.3%,農業增加值占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33.8%。

2011年,三仁畲族鄉生產糧食2603噸,其中水稻2058噸,小麥0.5噸。茶葉種植面積5896畝,產量453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568畝,產量301.6噸。

2011年,三仁畲族鄉生豬飼養量6480頭,年末存欄2537頭:家禽飼養量7070羽,上市家禽4680羽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5000畝,林木覆蓋率75.8%。

第二產業

2011年,三仁畲族鄉工業總產值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工業增加值占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34.5%。

2011年,三仁畲族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290萬元,比上年增長15.0%。

第三產業

商業外貿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有商業網點88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20萬元,比上年增長13.0%。

2011年,三仁畲族鄉出口14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主要產品有旅遊用品等6類產品。

金融業

2011年,三仁畲族鄉財政總收入82萬元,比上年增長34.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0萬元,比上年增長33.3%。人均財政收入98元。各類存款餘額465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3315萬元。

電信業

2011年,三仁畲族鄉電信業務收入350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155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1所,在校生325人,專任教師3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三仁畲族鄉教育經費達460.6萬元,比上年增長13.5%: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8.2萬元,比上年增長3.5%,古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有文化藝術團體24個,會員1000個;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40人;文化專業戶2個,文化站1個,俱樂部2個;公共圖書室5個,藏書5000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3張,固定資產總值3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1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

2011年,三仁畲族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753人,參合率95.6%。

體育事業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有體育場地6處,體育社團2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5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老年運動會。本地體育健兒累計取得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金牌1枚。

社會保障

2011年,三仁畲族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戶,人數1人,支出0.4萬元,比上年增長5.0%,月人均320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8戶,人數143人,支出22.2萬元,比上年增長5.0%,月人均129元,比上年增長1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支出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5人次,支出5.9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4人次,支出5.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萬元。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82人,參保率75.0%;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735人,參保率66.4%。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郵政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456戶,移動電話用戶4983戶,寬帶接入用戶703戶。[5]

交通

2011年末,三仁畲族鄉有遂龍線省道過境,境內長12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遂昌縣城。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22.5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三仁畲族鄉因益三、保仁兩鄉合併得名。

民間藝術

三仁畲族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畲族婚嫁、剪紙、根雕等。舉辦的文化節有畲族文化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