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世因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世因果,這個孩子依照過去生的業報,應該要受三世苦:第一世要受貧苦報,現癩痢相;第二世要瞎而不見;第三世合該跌進茅坑淹斃。可是因為他一念慈悲,發心做了大功德,所以將三世的罪業縮短在一世受報,省去了那二世的痛苦折磨,現在已經超生到天上了!因果俱由身顯,昭彰現前,怎麼可以說無報無應呢

原文

有位老法師發心要建一座廟,化緣三月有餘,竟沒有人理他。有個賣燒餅的小孩生了慈悲心,把賣燒餅得的錢悉數捐給了老和尚。市集上的人聽說此事,心生慚愧,於是你也布施他也捐錢的,一下子就把建廟的錢籌齊了。老法師十分感激這個小孩,就對他說:「小朋友,你今天發心做了大功德,便是我們佛寺的護法大德,將來你若有什麼困難,可要記得到寺里來找我呀!」

小孩高高興興回去了,誰知道一回去就因為交不出賣燒餅的錢而被老闆解僱了。這個小孩日日流浪街頭,終於淪為乞丐,頭上生了癩痢,眼睛也瞎了。走投無路之際,他忽然想起老和尚說過的話,就一步步摸摸索索地往寺院行來。老法師將小孩迎進寺里敬謹招待、百般呵護,想不到忽然有一天夜裡小孩上廁所出了事——一個不小心掉下茅坑淹死了。消息傳開,就有許多知道原委的人替他抱不平:「你們看,這世上哪裡有什麼因果報應?這個小孩本來賣燒餅營生,日子過得好好的,偏偏從做了那個功德以後就走了厄運,先是被解僱淪為乞丐,又瞎了眼,好不容易在寺里安頓下來,卻掉的茅坑淹死了。你們說說看,這世上哪裡有什麼因果?」

老和尚聽了這話,就召集大家開示,把這件三世因果的始末點明了:「這個孩子依照過去生的業報,應該要受三世苦:第一世要受貧苦報,現癩痢相;第二世要瞎而不見;第三世合該跌進茅坑淹斃。可是因為他一念慈悲,發心做了大功德,所以將三世的罪業縮短在一世受報,省去了那二世的痛苦折磨,現在已經超生到天上了!因果俱由身顯,昭彰現前,怎麼可以說無報無應呢?」

大家聽了,無不感慨非常,深深覺得三世因果的不可思議。

因果報應,就時間上來講,就是過去和現在、現在和未來相互之間的關係。佛經上有「三時報」的說法,就是現報、生報、後報。所謂現報,是說現世報,現在就有報應。所謂生報,是指今生做的事,到來生才受報應。所謂後報,就是說今生所做種種業,沒有現世報,也不受再生報,而要經過很多生之後才有報應。有一首詩偈說:「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俗語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從時間來看因果,只是早晚的分別而已。

佛經里有這麼一句偈語:「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際遇時,果報還自受。」就是說,為善為惡的種子,不管歷經多少年月,仍會埋在泥土裡滋長,一旦因緣聚合時機成熟,有了陽光、空氣、水分,它便抽芽茁葉、開花結果,自受自報了。

我們要知道,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財富有財富的因果,不是跟神明禱告一番就可以呼風喚雨求來的。你要身體健康,就必須調心行善,多做運動注意保健,心安自然體泰;你要財源廣進,就必須多結善緣,勤苦耐勞,守信用,有智能能力,自助然後天助。你放高利貸剝削窮人已經很不道德了,還要叫佛保佑你發財,這豈不是要佛和你同流合污嗎?

佛經上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過去種什麼因,現在就受什麼果;現在造什麼因,未來就結什麼果。佛教雖然說三世因果,卻着重於現世的因果。過去的惡因惡果今生可以改變它,就是未來的善因善果也可以依靠今世的修持而獲得,因此我們要及早種下善因,為來年結成甘美的果實而準備。正所謂:「人人知道有來年,家家盡種來年穀;人人知道有來生,何不修取來生福?」

  佛光菜根譚

  發願做一隻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發願做一支畫筆,彩繪世間,增添美麗;

  發願做一盞路燈,照破黑暗,指引光明;

  發願做一顆大樹,枝繁葉茂,庇蔭路人;

  發願做一本書籍,展現真理,給人智能;

  發願做一方大地,普載眾生,生長萬物;

  發願做一朵鮮花,吐露芬芳,給人清香;

  發願做一陣和風,吹拂枯藁,撫慰創傷;[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