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的所作所為,如『影之隨身,響之應聲』,有因必有果,報應不爽呀!」   

原文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遊行弘化。當時有一位天王的太子,名叫辟羅。一日,他從天上飛到祇洹精舍,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後,合掌問佛:「這世間的人都在追求衣服、飲食、七寶、欲樂、官爵、國土,是否有珍寶反過來追逐人們呢?」世尊讚嘆辟羅王子:「你提出了一個好問題,確實有國土、珍寶、欲樂追逐人們的情形。」

辟羅太子又問:「稱人心愿、圓滿如意的因緣,時時隨逐於人,是什麼意思呢?」世尊回答:「一切行為的造作不出兩種:一是行善即能得福;一是造惡則招感災殃。無論是福德或是災殃,總是如影隨形地跟着每一個人。」

辟羅太子說:「真是太殊勝了!誠如世尊所開示,我的前世曾在人間當過國王,因為心念生命無常,對身外之物無所眷戀,因而想廣行布施。一日,群臣集會時宣告:『我想要做一面大鼓,鼓聲隆隆能廣傳百里。誰能為本王辦好這件事呢?』

然而,大臣們紛紛答道:『臣等無能為力!』這時候,一位名叫「匡上」的大臣,一向效忠朝廷,也是慈悲愛護百姓的好官吏,他上前對國王說:『微臣可以辦到!但是,需要一筆費用。』

國王說:『太好了!你需要多少費用都沒有問題。』於是開啟國庫,取出一大筆錢財交給匡上。

匡上將滿車的財寶運送到王宮門外,並且鳴鼓昭告:『今日我們仁德的國君,以大慈悲心廣施天下,欲救濟一切貧窮困苦之人,乃至供養修行之人衣食,凡有需要者,都可以到宮門外來領取財物。』

消息很快傳遍四方鄰國,窮人們紛紛背着嬰兒、扶老攜幼前來,絡繹不絕的人潮,塞滿了進城的所有道路,不時有人仰天欣嘆:『感恩仁德的大王啊!我們這些窮苦的百姓,今後終於有機會脫離挨餓受凍的日子了!』

一年後,國王詔問匡上:『大鼓做好了嗎?』大臣回答:『大王!已經做好了。』國王又問:『既然已經做好了,為何沒有聽到鼓聲呢?』匡上稟白:『請大王明日移駕至城裡走一趟,就可以聽到德音宣流的鼓聲,響徹十方。』

翌日,國王的車隊浩浩蕩蕩行入城中,發現到處都擠滿了人,十分熱鬧。國王驚呼:『城裡為何這麼多人呀?』匡上回答:『去年大王命微臣製造大鼓,希望威音廣傳百里,大王仁德之聲得以宣揚、遠播四方。微臣心想:用枯木做的鼓架、死牛皮所做的大鼓,這樣的鼓聲並不足以宣揚仁王之威德。幾經思量後,便將國王交給微臣的財寶,用來供養修行人衣食,救濟孤苦貧窮。自從發出告示以來,四方鄰國百姓都聞風而來,期待大王的甘露潤澤,就如同飢餓的孩子渴慕慈母一般。』

國王聽到之後,便問附近的民眾:『你們從哪裡來的呢?』人們恭敬頂禮後回答:『我們從百里外來此。』有的說:『我從兩百里外而來。』還有人回答:『我從萬里外來的。』接着,大家紛紛稟白:『聖明的大王!您廣行布施,四方鄰國人民蒙受德澤都無比欣喜,甚至不惜舉家遷離故鄉,投奔至此,期盼在您的恩澤庇護下,從此過着安定的生活。』

國王聽了十分歡喜,說道:『匡上,你做得太好了!之前我執着聲名,希望藉由大鼓威震十方;現在我終於了解,國家動盪來自民心不安,就像身體有病,我應該施予醫藥才能治病,而臣下體察民生疾苦,因而廣施粥飯扶貧濟弱,使百姓咸獲安樂、歸附於我。』於是,國王宣告:『以後只要是民生所需,都要盡力關照協助,不必再來詢問我了!』

日後國王壽終,投生到天上,成為天妙王。天上壽盡,又下生人間做轉輪聖王,所到之處都有七寶隨行,侍從前後擁護。如今又投生到天上,成為天王的太子。這一切都是由於當時自己能嚴持淨戒,又能慈悲救濟一切眾生,才能得到這種福報。只要我們能奉行佛陀教誡,端正身心言行,都能夠獲得這麼殊勝的福報。」

佛陀勸勉辟羅太子:「人的所作所為,如『影之隨身,響之應聲』,有因必有果,報應不爽呀!」辟羅太子聞佛開示,歡喜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

省思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凡夫追名逐利,不識因果,不明罪福,故佛陀說這樣的行為是「枉功勞形」。所謂「福禍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為佛弟子知因識果,故能從因地上斷惡修善、趨吉避凶,古德云:「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誠然,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在修善、利他中捨去我執、法執,如是修而無修,行而無行,一切無著,則是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莊嚴菩提之道,成就真正自在、如意的生命風光。[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