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江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萬古江河》,副標題: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許倬雲 著,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內容簡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與變化的劇烈大潮之中,中國如何自處,如何看待自身的歷史與文化?中國從何處來,中國文化從何處來,又要向何處去?
這本《萬古江河》即心懷中國文化的著名史家許倬雲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為今天中國人撰寫的歷史,為中國文化的成長發展作的一部傳記。隨着歷史的進展,中國文化的內容與中國文化占有的空間不斷發生變化:從考古發現所見的中國文化的發端,到「中原」的出現,中原變成了中國,「中原的中國」慢慢擴張變成「中國的中國」,然後超*中國之外,慢慢將四鄰吸收進來,通過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勢力範圍的擴大,變成了「東亞的中國」,然後在亞洲範圍之內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亞洲的中國」,再經過百多年顛簸與蹣跚進入世界,成為「世界的中國」。在對這各個超*王朝、政權的長時段文化圈的敘述中,中國文化和生長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許先生圍繞國家體制與時代特色,思想、宗教與文化變遷,農業、手工業與經濟網絡,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互動,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與生活資源,民間社會與信仰世界,文化、科學技術的進步轉變,對外關係及與他者文明的比較互動等一系列主題展開。在在講述着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多彩鮮活的成長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族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的接觸與交流,或迎或拒,終於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鄰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還與「別人」融合為一個新的「自己」。
作者介紹
許倬雲,1930年生於江蘇無錫,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1986年榮任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學貫中西的史學耆宿,精通中國上古史、文化史、社會史,熟悉西方歷史及其理論與思想,擅長利用不同學科的視角和方法來研究歷史,尤其是考察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不囿於書齋,時時心懷天下,關心中國文化的發展與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漢代農業》《中國古代社會史論》《萬古江河》《我者與他者》《說中國》等。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時代的知識結構——湯勝天,搜狐,2016-11-04
- ↑ 陳丹青:何謂人文素質教育? ,搜狐,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