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星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星草
t01f089a672c8c45e43.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838946&sid=7056209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七星草

漢語拼音:Qī Xīnɡ Cǎo
別名:鵝掌金星草、金雞腳、鵝掌金星
性味:味苦,性寒
毒性:無毒(《滇南本草》)
功能: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主治:常用於淋證,尿濁,水腫,帶下,咽痛,中暑,癰瘡腫毒

七星草,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三出假瘤蕨Phymatopsistrisecta(Bak.)Ching[PolypodiumtrisectumBak.]的全草。七星草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淋證,尿濁,水腫,帶下,咽痛,中暑,癰瘡腫毒。[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七星草

拼音名:Qī Xīnɡ Cǎo

別名:鵝掌金星草、金雞腳、鵝掌金星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matopsis trisecta(Bak.)Ching[Polypodium trisectum Bak.]

出處

  • 1.七星草始載於《滇南本草》,謂:「此草形似雞腳,上有黃點,按星度而生,或依根貼上上,或石上生。」
  • 2.《植物名實圖考》記載:「鵝掌金星草生建昌山石間,橫根,一莖一葉,葉如鵝掌,有金星。」以上兩種文獻所描述植物形態特徵與龍骨科三出假瘤蕨相符。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三出假瘤蕨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植株高5-10cm。根莖細弱橫生,頂部與葉柄基部被鱗片。葉疏生;葉柄長2.5-5cm,禾稈色,基部以關節着生於根狀莖,向上光滑;葉片革質,卵狀三角形,長3-10cm,基部圓楔形或楔形,三深裂;裂片長圓形至長橢圓形,中間一片最長,漸尖頭或急尖成尾狀;小裂片橢圓形,稍斜上,邊緣軟骨質,並有疏淺缺刻;側脈明顯。孢子囊群圓形,沿中脈兩側各成1行,稍近中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松林下少陰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

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主淋證;尿濁;水腫;帶下;咽痛;中暑;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

複方

葉背生有黃褐色孢子囊群,狀若星點,且有時只有7個,故名七星草。以「鵝掌」、「雞腳」命名者,因其形狀相似也。[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七星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七星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