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鍔
出生 1934年
國籍 中國

丁鍔

丁鍔(1934年 - 2017年7月3日 ),安徽省舒城縣河口鎮人。從事中藥外治法的實驗研究和特發性股骨頭壞死、慢性硬化性骨髓炎、頑固性頸椎病疑難病的臨床研究。

人物經歷

1949年從方振亞學中醫,1958年畢業於安徽省中醫進修學校師資班,1963年畢業於河南省洛陽正骨學院。自1955年8月參加工作後,曾任舒城縣人民醫院中醫科醫生、安徽中醫學院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同時任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中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外科副主任、骨傷科主任、骨傷科研究室主任。1985年,兼任中華全國中醫骨傷科學會理事、安徽省中醫骨傷科學會主任委員。並任《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中醫正骨》、《中國骨傷》、《中醫臨床與保健》等刊物編審委員。

著作

主要著作(含與他人合著)有《中醫骨病學》、《中國骨傷科學·內傷病學》、《中醫臨床診療規範》、《中醫實習手冊》、《中醫多選題》、《中國骨傷科百家方技精華》。

淡泊名利、勤儉敬業

2017年7月3日,丁鍔因病逝世,我國中醫骨傷界的一顆巨星隕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來的唁電稱:丁鍔是著名的中醫學專家、中醫教育家。丁鍔的不幸逝世,是我國中醫藥界的一大損失,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

丁鍔的家人在整理遺物時,發現只有幾塊醫生用章、十幾個看病時用壞了的放大鏡,以及十餘枚安中醫建院以來的紀念章,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小盒子裡。在丁鍔的一生中,他始終把組織對他的肯定看作是「高看一眼」,他把病人對他的感恩看作是「醫生的本分」,他把學術界給他定義的地位看作是「大家的功勞」,他把自己工作的醫院看作是大家「共同的家」。

「自己是做中醫的,更是一名老黨員,想儘量傳承下來一些經驗教訓,這是黨員應盡的義務。」這是2016年丁鍔接受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事跡採訪時說的話。

2017年6月,丁鍔獲「全國名中醫」稱號時說:「如果天再假我以年,我願植杖耕耘,以報答黨和政府培育之惠,知遇之恩於萬一。」

五年前,他立下口頭遺囑:死後不發訃告、不樹碑,「樹葬」,有一個標記就行了,不要給組織找麻煩。

丁鍔是一位具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常教誨身邊的人:「人不能沒有信仰,是黨的人必須要有黨的信仰,守黨的規矩,響應黨的號召」。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他雖不能直接到地震災區,但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主動向黨組織繳納特殊黨費。

2017年6月27日,在醫院開展的紀念建黨96周年系列活動中,他因病住院治療,期間,他向黨組織多次表達要以一名老黨員的身份,參加紀念建黨慶祝活動,並拄着拐杖,走上主席台,用質樸的語言,飽含深情地向參加活動的新老黨員送上寄語:「祝賀同志們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我們都在黨組織內,要在黨委領導下,繼續奮鬥。」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展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

事蹟簡述

丁鍔同志有着大醫精誠的高尚醫德和傳承中醫的不朽使命,在他每周接受4次透析治療期間,仍堅持門診和傳承帶教,謝絕「限號」要求,SARS期間赴外院為一強直性脊柱炎伴發熱的患者會診,老家更流傳着「丁先生看病不要錢」的佳話。他把自己的學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承給學生,培養了一大批學術經驗繼承人。

丁鍔同志留給家人的只有「待人要寬和,世事要練達;別人麻煩我們是信任,麻煩他人要想到別人的難處;勤儉持家」的家訓,和對組織深深眷戀的建院印章等遺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謝絕台灣及香港、深圳地區醫院的20萬高薪。在榮譽面前表現淡定,作為具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常教誨身邊的人:「人不能沒有信仰,是黨的人必須要堅守黨的信仰。」

他獲「全國名中醫」稱號時表示願植杖耕耘,以報答黨和政府培育之惠。汶川地震期間,他主動繳納特殊黨費。因病住院治療期間,多次向組織表達要以一名老黨員的身份參加活動,勉勵新老黨員在黨的領導下繼續奮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