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永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永泉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丁永泉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892

逝世日期;1968

丁永泉(1892~1968),藝名丁玉蘭,因行六,人稱"丁老六"。安慶郊區廣濟圩丁家嘴人。丁家貧困,僅讀過半年私塾,12 歲參加半職業的黃梅戲班學打鑼,13 歲拜葉炳池為師,學唱花旦,扮青衣、閨門旦,18 歲正式搭班登台。其嗓音圓亮,行腔流暢,吐字清晰,扮相俊美,能演各種旦行,以正旦見長。其演技精湛,戲路寬廣,主演了《鳥全記》、《雞血記》、《羅帕記》、《岳州渡》、《告糧官》等劇。[1]

簡介

表演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真摯細膩。25 歲後與程積善並稱早期黃梅調旦行中的"南程北丁",更有人譽之為"黃梅戲的梅蘭芳"。

演藝經歷

民國15 年(1926 年)秋,為實現老一代黃梅戲藝人的夙願,丁永泉帶着戲班首進安慶,演出在大觀亭古戲樓進行首場演出,成為黃梅戲進城演出的先行者。年底,丁永泉通過戲友於鬧市租得場地演唱黃梅戲。僅數日,軍警以"有傷風化"罪,將丁永泉拘捕。法庭上,丁永泉力辯所演為地方戲"皖劇",始得開釋,並繼續演出。半年後,因不堪"娛樂捐"的盤剝,折返鄉間。時隔三年,丁永泉同一班藝人二進安慶。此時其戲班已由半職業班子過渡為職業班社,取名"新舞台"。不久,軍警以"花鼓淫戲"為詞抓人,丁永泉又被關押,最後,丁永泉等被迫"具結"方被放出。

民國23 年2 月,丁永泉率班赴滬。演出之餘,認真汲取評、越、揚、淮諸劇之長。並移植一批劇目,為豐富和提高黃梅戲藝術,進行一些探索與革新,促進黃梅戲向"懷腔"或"府調"的發展("懷腔"、"府調"即以安慶方言、聲腔和表演流派為主的黃梅調)。在指導弟子嚴鳳英要唱安慶官話(即安慶普通話)。不僅要安徽人聽得懂,還要讓下江人、北方人都能聽懂。尤其是念白,不能太土,又不能失去原有韻味。

抗戰爆發後,日軍進攻上海,丁永泉等一批藝人返里,三進安慶,在"皖鍾大舞台"演出。民國27 年6 月,安慶淪陷,丁永泉逃至鄉間。初冬,與潘澤海等潛入城內,取寒衣,接家眷。因日偽盤查嚴,不便出城,乃與王少舫所在的京劇班子,在"華林大戲院"作"京黃同台"演出。未及一年,復遭偽懷寧縣署查禁。並逼其上演所謂"日中親善"的"文明戲"。丁永泉等不甘凌辱,設計逃離安慶。抗戰勝利,丁永泉等一批黃梅戲藝人返回安慶,在大觀亭、吳越街以精湛的表演轟動安慶。因國民黨發動內戰,民不聊生,觀眾日少,加上傷兵等橫行霸道,打砸戲院,演出無法正常進行。

民國38 年4 月,安慶解放。丁永泉第五次率班走進安慶城。7 月,在安慶建立第一個黃梅戲正式戲班,在民眾劇院演出。1953 年4 月,調至安徽省黃梅戲劇團。1958 年又調安徽省藝術學校任教。

丁永泉常說:"不要光講究戲演得好,戲好不如德好。"在事業上,他虛心好學,精益求精。20 年代初,已經聲名四沸的丁老六,聞黃梅戲耆宿胡普伢念唱做俱佳,遂不顧年關時節,步行百餘里拜訪以求藝道。然對晚輩,則愛之若子,悉心扶掖。除嚴鳳英外,尚有一大批黃梅戲藝人蒙其教誨。並教導子女及年輕演員說:"要艱辛地學!不要把祖師爺的飯碗在你們手上砸了。

相關視頻

黃梅戲裡的梅蘭芳,安慶人這樣稱丁永泉

丁永泉二進安慶城,職業黃梅戲班從此登上了專業舞台

參考資料

  1. 黃梅戲老藝人丁永泉(簡介) , 黃梅戲百科網 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