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丁家莊是由原狀元府和丁家莊兩村合併而成。相傳,丁姓一戶於明朝晚期來此定居。無後傳世,僅留下一口丁郎墳以及有關丁郎的傳說。姜姓約於清道光後期(1845-1850年)由今北王珠鎮的紅蘭村遷入。邱姓於明朝洪武年間(約1373-1380年)由雲南遷居今高密市柴溝,其後約於清道光年間(1839-1841年)遷來。徐姓於清末由膠城大橋遷入。邵姓於清晚期由今膠南市的楊家山里遷來。王姓,據三官廟《王氏族譜》記載:王立勛於元朝至正年間(約1341-1356年)由江蘇海州遷膠州城南窯頭村居住。經營海鮮買賣,老三支首派十五世王會和十六世王道平約於清康熙年間遷來丁家莊北定居。其後王元浩中狀元後,曾寄銀兩回家建狀元府。因他叔父將錢輸於賭場,府第剛起基便停建了。王元浩的後代及親族繁衍生息,漸成村落,遂以狀元府命村名。後狀元府和丁家莊發展相連。1956年成立宏星高級農業合作社時兩村合併,統稱丁家莊。[1]
政區人口
丁家莊村。東臨阜安街道辦事處勝利村的相子樹村,北依中雲街道辦事處的油坊台子村,南自西向東與之接壤的是三官廟、南城子、戰太安和北三里河。全村1978年有耕地780畝,現有耕地380畝,共500戶,。
經濟狀況
科學種田創高產。丁家莊地處三里河、雲溪河沖積平原,土地肥沃,地下水豐富。生產大隊把所有耕地統一規劃,分成幾個大片,每片打一眼大口機井,使所有土地成為水澆田,做到旱澇保豐收。並注意選用良種,合理密植。小麥種植全部畦田化,及時施肥澆水,創造了平均畝產噸小麥的業績,是當時全縣單產第一。1973年榮獲昌濰地區"科學種田先進單位"的錦旗。
科學種菜結碩果。生產大隊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抓好菜園生產,使蔬菜生產初具規模。因此省蔬菜研究所選丁家莊為試點村。從1958-1966年派李加文教授和祁技術員在丁家莊村菜園蹲點,搞科學研究,對膠白、天津綠、大頭菜、扁豆等蔬菜進行良種培育和栽培技術試驗。由於有專家指導,各種蔬菜品質好,產量高,年年有大量的膠白、天津綠、大頭菜等向香港出口。1958年秋,省農業廳在戰太安村後扎高台拍攝丁家莊大白菜收穫期間菜園管理和收穫的紀錄片,使丁家莊大白菜在全國出了名。
丁家莊的大白菜還前後四次送往北京。第一次是1959年,黨支部派王義全給毛主席、周總理、劉主席、朱總司令每人送去一棵20公斤重的大白菜。中央辦公廳接見了王義全,並回贈了兩條中華香煙。王義全回來後轉送給縣委一條。第二次是在1973年11月,按照省農業廳的通知精神,丁家莊選了四棵重量在20公斤以上的優質大白菜,連根帶土在蘋果簍里栽好,送往北京國家農業展覽館,在全國農展會上展出。1988年和1989年連續兩年,又挑選去掉根和老幫葉、重13市斤以上的白菜4噸,先用塑料袋包好,再裝於木箱內,駐膠部隊派兩輛汽車和押運戰士,由公社武裝部部長馬汝思代表城南公社黨委送給黨中央。
村集體年收入898萬元,村民人均收入6782元。[2]
社會事業
重視教育建設學校。1980年丁家莊與油坊台子村合資修建了丁油小學,36間寬敞明亮的教室、全套木質桌凳、辦公室、傳達室、排籃球場、院牆等設施齊全。在不少學校還是"黑屋子,土台子"的年代,這所學校的建成在全縣影響很大,縣教育局多次組織各公社的中心小學校長到丁油小學參觀。省教育廳、省電視台在丁油小學錄像,並在省台多次播出。
丁家莊重視教育有優良傳統。解放前,村民居住分散,由於多是窮人,無力辦學,少數較富裕的人家送孩子到鄰近村莊私塾讀書。解放後,1949年春復學,一至四年級的學生按年級被分到北三里河、城子等村的學校上學。1968年丁家莊大隊投資辦了初級小學,並全部用上龍苦土課桌。為此,縣教育局組織全縣的校長參觀,推廣龍苦土課桌。1980年創辦丁油小學,更為全縣的雙改帶了好頭。1988年響應上級合班並校的號召,與三官廟等10個村合資修建了當時在全市是最高標準的完全小學,也就是今天的南關中心小學。
村黨支部也很重視幼兒教育。1970年生產大隊辦了育紅班(幼兒園)。現在村幼兒園和村委會在一座樓上,並為幼兒學習、鍛煉配備了較齊全的設施,為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現在全村幼兒入園率100%,中小學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100%。大專畢業生67人,中專畢業生134人。
村集體在留足發展再生產資金的同時,還拿出部分財力補貼群眾生活。村民每季度每人發放精麵粉50斤,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給全體村民發放肉、魚、油、大米等,約合人民幣80萬元。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領到30-100元的生活補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