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慎破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言不慎破家,我被刑不過,才想起你一言害我這麼苦,我行將你攀出作領袖了,林老闆一聽才理解,這是自個一言不慎害了他,也害了自個,事已至此,悔之無及,由是二人相對痛哭,頹然就刑
原文
前清光緒年間,廣州西門,有一貧戶姓鄺,家有一妻二子一女,因該鄺某命運欠安,家境慘澹。一日,家中無糧無柴,妻曰:「今日無糧無柴,怎麼辦怎麼辦?」鄺曰:「余物賣盡,只剩一個水缸,不如賣去換錢,暫時維持幾日家用。」妻曰:「只好如此。」
鄺遂負缸至清風橋林芝堂藥店門前,將缸放地,因該處交遊人多之故。惋惜交遊行人雖多,無有問津者,由清晨一向等待到日光斜落之時,約在下午四五點鐘光景,好容易走來一個買主,問缸賣多少錢,鄺答賣二百文錢,買主討價一百八十文,協議成功。正在買主交錢之際,林芝堂的老闆走出來,一見缸底有一條縫,謂買主曰:「此缸底有一條縫。」買主一聽,果見缸底有條縫,遂不買了。鄺曰:「此縫是本來的,決不漏水。」無論怎麼說買主不要啦。鄺亦無法,又等一時,天色將黑,日已落下,仍無人買,鄺只得負缸返家。
因他一日未就餐,腹中飢餓,又愁回家去怎麼設法,小孩子哭哭啼啼怎麼辦,心多傷心,又兼路途凹凸不平,只管心中盤算,不留神足下一絆,將缸摔了個爛碎。鄺某這一急非同尋常,這麼怎能回家呢,自個左右為難,不敢返家,又想,尋短見吧,孩子如何活呢,他在護城河邊踱來踱去,即想死又無決計,這時天已深夜。正在這時,忽然迎面來了數條大漢,謂鄺曰:「天已這般時分,你在此作啥?」鄺行將以上碎缸情形告之,該大漢即起憐愍之心,遂說:「跟我來吧。」鄺亦不知何事,只隨之行,行至旗街一個大宅門口,該大漢即拍門,開門後,大漢進內將該宅掠奪,搜些布疋被褥等粗笨之物一大包,謂鄺曰:「將此物負之去吧。」鄺正在無法之際,即負物返家,該大漢亦各攜細緻柔軟散去。
該大宅系旗人,天明報官,夜來被匪劫搶一空,官兵即四出搜查,在鄺家中搜出被褥布疋等贓物,真贓實犯,當即被捕。在被審時,官問鄺某,你們有多少人。鄺答:「我不知幾多人來搶,我是因為碎缸不敢回家,路遇幾條大漢,叫我跟他走,他們施濟我的。」官即用刑拷打,鄺受刑不過,遂自承是搶匪,但官廳不算完,非要他招出匪首不行,說不出又是用刑拷打。鄺在無法中想起,我遭此災害,滿是林芝堂老闆一言所施,心中懷恨,即招出林芝堂老闆是領袖。
官府行將林芝堂老闆捕到,與鄺對質,林不承認,官即用刑,林受刑不過,亦承認是匪首,定時處斬。行刑之日,到了法場,林謂鄺曰:「我與你往日不識,近來無仇,如今已將受死,請你向我闡明,為何硬說我是匪首呢?」鄺曰:「我也不是搶匪,你也曲,我也冤,你記住有一日,在你藥店門前,有一個賣缸的否?」林答記住,鄺曰:「賣缸者即是我,我因家中貧窮,無法日子,將僅有水缸賣之以救當務之急,不料好容易賣妥,被你一言損壞,買主不要了,我無法只好負之回家,那知腹內無食,心中煩惱,一時不慎摔倒,將缸打爛,無顏返家,適路逢幾位強者,賜我衣布,因而遭這殺頭之罪,假如官府不問我招出領袖,我也不說你,乃官府非要問我要領袖,我被刑不過,才想起你一言害我這麼苦,我行將你攀出作領袖了,林老闆一聽才理解,這是自個一言不慎害了他,也害了自個,事已至此,悔之無及,由是二人相對痛哭,頹然就刑。[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