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落縈·初見碧紗窗下繡

一落縈·初見碧紗窗下繡》是宋朝賀鑄的作品之一。

賀鑄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曾任右班殿直[1],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不附權貴,喜論天下事。

由於耿介豪俠,所以豪爽之氣、俠客之風、狂士之態應該是賀鑄的精神主體,不肯為權貴屈節,因而一生沉於下僚,鬱郁不得志。著有《東山詞》,現存詞280餘首。

一落縈·初見碧紗窗下繡

目錄

作者簡介

賀鑄(1052年~1125年),北宋詞人,儒客大家,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出生於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

拓展詞境

賀鑄少年時就懷有戍邊衛國、建立軍功以"金印錦衣耀閭里"(《子規行》)的雄心壯志,可人到中年,仍沉淪下僚而無所建樹。英雄豪俠不為世用,邊塞面臨異族入侵的威脅而無路請纓。詞中包含的不僅是人生失意的悲憤,而且含有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慮,開創了南宋詞人面向社會現實、表現民族憂患的先河。而詞的上片所展示的少年豪俠的雄姿氣概,下片悲壯激越的情懷,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之後進一步改變了詞的軟媚情調,拓展了詞的壯美意境。而其《行路難·縛虎手》表現豪俠的困厄,又具有李白詩歌的風神,也是北宋詞中罕見的別調。

北宋詞人大多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唯有賀鑄是英雄豪氣與兒女柔情並存。正如雄武蓋世的項羽曾 "別美人而涕泣,情發於言,流為歌詞,含思淒婉" ( 張耒[2]《東山詞序》) 一樣,賀鑄真摯淒婉的濃情也常傾泄於詞。其中感人至深的是與[[蘇軾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前後輝映的《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視頻

一落縈·初見碧紗窗下繡 相關視頻

百家講壇: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獨一無二的個人魅力
風絮武官—賀鑄

參考文獻

  1. 右班殿直,詞典網
  2. 張耒,周口市淮陽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