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一種雲》是瞿秋白寫的一篇散文,內容是什麼呢?給大家介紹分享,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天總是皺着眉頭。太陽光如果還射得到地面上,那也總是稀微的淡薄的。至於月亮,那更不必說,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慘澹的眼光看一看這罪孽的人間,這是寡婦孤兒的眼光,眼睛裡含着總算還沒有流乾的眼淚。受過不只一次封禪大典的山嶽,至少有大半截是上了天,只留一點山腳給人看。黃河,長江……據說是中國文明的母親,也不知道怎麼變了心,對於他們的親骨肉,都擺出一副冷酷的面孔。從春天到夏天,從秋天到冬天,這樣一年年的過去,淫虐的雨,悽厲的風和肅殺的霜雪更番的來去,一點兒光明也沒有。那雲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這是太平洋上的大風暴吹過來的,這是大西洋上的狂飆吹過來的。還有那模糊的血肉——榨床底下淌着的模糊的血肉蒸發出來的。那些會畫符的人——會寫借據,會寫當票的人,就用這些符籙在呼召。那些吃泥土的土蜘蛛——雖然死了也不過只要六尺土地藏他的貴體,可是活着總要吃這麼一二百畝三四百畝的土地,——這些土蜘蛛就用屁股在吐着。那些肚裡裝着鐵心肝鋼肚腸的怪物,又豎起了一根根的煙囪在那裡噴着。狂飆風暴吹來的,血肉蒸發的,呼召來的,吐出來的,噴出來的,都是這種雲。這是戰雲。
難怪總是漫漫的長夜了!
什麼時候才黎明呢?
看那剛剛發現的虹。祈禱是沒有用的了。只有自己去做雷公公電閃娘娘。那虹發現的地方,已經有了小小的雷電,打開了層層的烏雲,讓太陽重新照到紫銅色的臉。如果是驚天動地的霹靂,這可只有自己做了雷公公閃電娘娘才辦得到。要使小小的雷電變成驚天動地的霹靂!那才撥得開這些愁雲慘霧。
賞析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象徵手法,描畫了一個奇譎怪異的世界。這裡,「天總是皺着眉頭」,陽光稀微,月亮慘澹,山嶽河流都是一副冷酷的面孔。春夏秋冬,年復一年,總只有淫虐的雨、悽厲的風和肅殺的霜雪,總只在漫漫長夜中度過,仿佛沒有盡頭。這,都因為一種雲在作祟。這是奇怪的雲。它來自太平洋、大西洋的風暴、狂飆,來自榨床底下模糊的血肉的蒸發,來自一些看不懂的符籙的呼召,來自特大的吃田地的土蜘蛛屁股里吐出來的毒氣,來自鐵心鋼腸的怪物噴出來的濃煙。這是多麼可怕的景象啊!這種鬼怪般的物事,遍布地面,生生不息。因此,「難怪總是漫漫的長夜了!」但是,黑暗難道真是永無盡頭的嗎?作者到此筆鋒一轉,呼喚光明。他讓人注意:天邊出現虹了,小小的雷電,響起來了,閃起來了,照亮了地上的一角,在與黑暗交戰,預示着普天陽光的照臨。但是,這還得要有震天動地的霹靂,響徹雲霄,才能撥開滿天的愁雲慘霧;而能撥開愁雲慘霧的雷公公閃電娘娘,只能由我們自己來做。
這奇譎怪異甚至有點荒誕的世界,是什麼地方呢?作者沒有明說,但讀者不難明白。他在用濃重的筆觸描畫這些怪異景象的時候,並非沒有一點寫實的文字。他說到「黃河,長江」,寫到「這樣的漫漫長夜,已經二十年了」(本文作於1931年)。這不就是中國嗎?這不就是從1912年辛亥革命失敗以後,日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中沉淪的黑暗中國嗎?這愁雲慘霧籠罩的地方,就是當時中國的象徵。不僅皺着眉頭的陰慘天色象徵三十年代的時代氣氛,烏雲象徵反動勢力的凝聚,雷電象徵人民群眾的鬥爭,而且凝成烏雲的東西,即太平洋、大西洋的風暴狂飆,淌着模糊血肉的榨床上發出的蒸汽、古怪的符籙的呼召、田地上土蜘蛛的排泄、鐵怪物冒出的濃煙,都各各象徵着帝國主義、封建軍閥、高利貸者、地主豪紳和資產階級,以及它們造成的罪孽,從而揭示了中國黑暗的根源。至於文章後半部分出現的「虹」,則是建立了紅色政權的蘇區,「霹靂」是革命的爆發和勝利。總之,無論是那些怪異的事物,還是後半部分令人振奮的天象,無一不是當時中國或一社會力量的象徵。
通篇採用象徵的手法,而又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這是《一種雲》的最大的特點。
象徵是一種概括性的比喻,作為隱喻的喻體又有具體的可感性。這篇文章採用了象徵手法,因而僅僅六百個字,就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的哲理性,又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形象的圖畫。文中用的一連串的五個喻體,把帝國主義和國內的剝削階級的冷酷和醜惡本質深刻地揭示出來,再用「一種雲」(「烏雲」)來象徵它們的結集,它們對人的壓迫,概括而形象鮮明。如果用通常的寫實手法,一篇短小的雜文,如何能顯示三十年代中國的黑暗、人民的苦難、革命的形勢?最多只能寫成一篇籠統、枯燥的政論。
運用象徵,藉助於喻體的形象,也便於表達作者難以明說的見解和感情。瞿秋白對反動勢力的憎惡,急欲推翻它的願望,和對革命人民的熱烈期待和召喚,由此得以充分表達出來。在那一幅怪異又神妙的圖畫中,無處不透露出他的這種願望、無處不燃燒着他的這種感情。例如,第一部分中這樣描寫月亮:「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慘澹的眼光看一看這罪孽的人間,這是孤兒寡婦的眼光,眼睛裡含着總算還沒有流乾的眼淚。」這裡,對月亮的描寫,首先是客觀具體的,因為月亮確實常常是不圓滿的,月光確實常常是暗淡的,給人以真實的感覺。但同時,它又是滲透着作者主觀感情的月亮:月光慘澹如孤兒寡婦的眼光,眼睛裡含着還沒有流乾的眼淚,說明它的「痛苦」已非一朝一夕了。這月亮,既是自然界的月亮,又是作者想像中的月亮,深沉地傳達出作者對時代悲慘氣氛的感受,對人民的無邊痛苦的體驗。又如結尾處,寫虹和雷電:「那虹發現的地方,已經有了小小的雷電,打開了層層的烏雲,讓太陽重新照到紫銅色的臉。」這番描繪又多麼強烈地傳達出作者對蘇區人民的祝頌,流露出多麼欣喜的感情!
瞿秋白是一位對舊中國有着真知的、熱情洋溢的革命家,又富於文學的才能。因此,他才能成功地運用象徵手法,以極為短小的篇幅,提供出舊中國社會的完整圖畫。它寓意深遠,耐人尋味,又令人振奮,強於當時一些泛泛地反映中國社會某一側面的小說和戲劇。最後,還要指出,不少用象徵手法寫成的作品,往往顯得撲朔迷離,晦澀難懂,而這篇《一種雲》還是明白易懂的;就此而言,它與瞿秋白其他許多散文,在風格上是一致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