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碗豬油渣(孔德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一碗豬油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碗豬油渣》中國當代作家孔德琴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碗豬油渣

聽到《卡路里》這首歌,你會不會放下那雙夾向這道菜的筷子?這是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辣椒炒豬油渣的照片,朋友給我的留言。我笑了笑,給他回覆說不會。豬油渣,對越來越注重健康的人來說,是避之不及的高熱量食物,而對我,他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小時候,家住農村,吃肉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過年時,家人會把豬圈裡那頭從年頭養到年尾的家豬宰殺,自己留下一半,另一半得賣給鄉鄰換成錢。而在留下的半片豬肉中,除家人聚餐和招待親朋外,餘下的豬肉才被斬成條狀,掛在土灶上熏成臘肉,作為全家一年的葷菜。

我五六歲的時候,嘴很饞,經常纏着母親要肉吃。母親沒辦法,就從灶上割一小塊臘肉,與冬筍或蒜葉一併炒了,自己也捨不得吃上幾口,都留給我。臘肉多肥肉,那光芒能將我的心很快填滿,每次吃臘肉時,我都能多吃一碗飯。

別看現在,人們偶爾吃上一頓臘肉,覺得特別香。我那時可不這麼認為,一年到頭都吃臘肉,再好的味道都變得平淡,甚至有些反感了,時常惦記起過年時吃新鮮豬肉的滋味。很不懂事的跟母親提出來說,我要吃新鮮肉。

父親當時在鄉中學帶畢業班,工資不多,也少回家,母親帶着我在家務農,每天農活都干不完,更別說跑到幾公里外的市場去買豬肉了,自然很難滿足我的願望。

但萬能的母親總會有辦法滿足我的願望。過年的時侯,母親會少熏很多臘肉,將豬肉不分肥瘦,全都斬成小塊,在鍋里炸油。炸豬油時,火候很關鍵,豬肉炸得太久,變成油渣後會很乾,做成菜也不好吃。母親會在最恰當的時間,將灶里的柴火抽出,用筷子從鍋里夾上一塊油渣,吹涼了送進我的嘴裡,輕輕咬上一口,肥油渣的油脂溢出來填滿嘴腔,而稍稍變焦的瘦肉肆意散發着香味,與油脂糾纏在一起,迅速填滿我渴望的油葷的胃。等到豬油涼了下來,母親也不將油渣撈出,撒上薄鹽和豬油一起倒進油缸。在買不起冰箱的年代,這是母親從生活中悟出來的保鮮方法。

[1]

作者簡介

孔德琴,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