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場誤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場誤會》是中國當代作家柏楊所作圖書《西窗隨筆》中的一篇雜文。

作品欣賞

一位無名氏先生寄來一張明信片,氣沖沖曰:「老頭,我無名氏倒要請教你一句話,你到底會不會下象棋?到底你的對手是哪一位,賴光樞?陳健祥?李天華?廖天賜?請簡單明了的寫出來,不要羅嗦。」

無名氏先生大概看了兩個月的棋文章看膩啦,所以告誡曰:「不要羅嗦。」嗚呼,這是一個基本問題,試問我不羅嗦,稿費誰給?為了錢有時候啥壞事都做得出,我只不過有點羅嗦,乞諒乞諒,總不忍心斷我的財路吧。再一個原因是,有些事必須翻來覆去的前說後說,左說右說,里說外說,東說西說,才能說得明白,簡簡單單的三言兩語,恐怕就更詞不達意矣。

柏楊先生當然會下象棋,至於對手,無名氏先生可能疑心我說的常敗將軍準是暗指那四位先生,非也,這四位先生,我連碰都不敢碰,我要是比他們下得好,今天還爬到桌上信口開河乎?夫下棋這玩藝,跟其他行業最大的不同是,其他行業的朋友無不謙虛如儀,你問一位游泳健將技術如何,他必曰:「不行不行,不過會浮起來而已。」可是你問一個臭棋試試,沒有一位臭棋不吹大氣的:「我的棋至少九段。」柏楊先生有生之年,還沒聽說過有誰肯點頭認輸。即令心服,口也不服,壯哉,我說這話,不是說我也真不行,我當然所向無敵,無名氏先生千萬不要誤會了也。

今天一大早,幾個常敗將軍,連袂駕臨柏府,找我算賬,一個個攥拳怒目,吼曰:「柏老柏老,你下棋一向以橡皮筋聞名於世,怎麼贓栽到俺身上?」結果請他們吃了一頓豆漿油條。打發走之後,我就坐在板凳上發呆,一則心疼這頓早點錢,二則也恨他們頭腦不清。這年頭似乎最流行栽贓,我不過栽他們一個橡皮筋,有啥賬好算的哉?君不聽說過一個大漢的故事乎,他閣下正在牆角小便,過來一個三作牌,一把抓住,要罰他錢。他靈機一動,急忙往旁邊跨了兩步,又撒了一泡。然後理直氣壯曰:「三哥,別瞪眼好不好,我是看你剛才在這裡撒,我才撒的呀。」三作牌曰:「豈有此理,你怎麼胡攪蠻纏。」大漢曰:「這裡明明兩泡尿,不是你撒的,難道是俺撒的乎?」直把三作牌氣得死去活來。柏楊先生下棋,有時候固然橡皮筋,其實並不太多,不過一旦常敗將軍不備,我的車就往往拐個小彎,倒是有的也。尤其是正在酣戰之時,他去接個電話,回來之後,包管面目有點小不一樣,這也是取勝之道,不可不知焉。

台北《聯合報》開始舉行象棋名家賽,獎金兩千元,比起日本來,真是可憐可憐,但這跟銷路有關,如果也像日本一樣,棋賽能增加報紙銷路,獎金自然會提高,一旦高達八百萬元的數目,象棋就是第一流的矣。[1]

作者簡介

柏楊(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中國當代作家,出生於河南通許縣,祖籍河南輝縣常村鎮常北村 ,漢族,初名郭定生,後改名郭立邦、郭衣洞,1949年後前往台灣,曾任台灣《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為海峽兩岸的人熟知。柏楊在很多所學校念過書,但從沒有拿到過一張文憑,為上大學數次使用假學歷證件,曾被教育部「永遠開除學籍」。他的言論和書籍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爭議。 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台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他的雜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夢閒話》(10集)《西窗隨筆》(10集)《牽腸掛肚集》《雲遊記》等 。代表作有《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異域》等。[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