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團堅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班宇、雙雪濤之後,「東北文藝復興」浪潮的接力書寫 🔵九篇東北故事,小說版《漠河舞廳》 🔵講述冰天雪地里的人世嚴寒 🧊《一團堅冰》是青年作家楊知寒的中短篇小說集。 🧊故事是藏人的好地方。九篇東北故事,裡面藏着許許多多在人世嚴寒里行走的人: 遲敏開槍終結了妹夫的性命,卻終結不了兩家人數十年的恩怨; 少女逃學隱身於公交終點站旁的佛寺之中,她既在逃避,也在追求; 連續更新八年的朋友圈終於中 斷,瑞貝卡消失於網絡,李小瑞消失於人生; 坐在藍橋飯店吃着雪衣豆沙的老戲子,等待門帘突然被掀開,等待一齣戲再次被唱響…… 🧊人如同一團巨大的堅冰,誰又真的能在裡面藏進火種呢?

📖蕭紅青年文學獎得主、「90後」新銳作家楊知寒全新小說集 1994年出生的楊知寒有着豐富的文學經歷,從網絡文學轉場「純文學」寫作並已初露鋒芒:小說發表在《人民文學》《花城》《上海文學》等重量級期刊;獲得蕭紅青年文學獎、豆瓣閱讀徵文大賽最佳人物獎、「《鐘山》之星」年度青年佳作獎等獎項;作品先後入選中國小說學會年度小說排行榜和中國城市文學排行榜年度榜單。 📖「東北文藝復興」浪潮的接力書寫,講述冰天雪地里的人世嚴寒 楊知寒是「東北文藝復興」浪潮的接力者,看似失序而又自成圓滿的底層人事是她着眼之處:隱身佛寺的輟學少女、苦等搭檔的落魄戲子、送走老虎的馴獸師、流連網吧的女教師……不同於班宇、雙雪濤、鄭執,女性身份使她對人物微妙的情感有更加細膩的把握,冰天雪地里每一個超脫世俗的故事,內里都有着人世嚴寒的順理成章。 📖恣意日常的語言,峰迴路轉的情節,交織成小說版《漠河舞廳》 小說語言不事修飾,如流水恣意展開,雖使用東北口語,但不難理解,反倒貼切而日常,自帶東北腔調的冷幽默;情節中常有伏筆埋下,待到揭開時頗使人有豁然開朗之感。語言和情節交織一處, 如同小說版《漠河舞廳》,冰雪衰老,塵封入海。

📖獨特封面設計,詮釋「人如同一團巨大的堅冰」 封面以3D建模的巨大冰塊作為主視覺圖,呼應書名。「一團堅冰」來自東北常見的冰雕,而冰里藏火的冰雕很難實現,正如同一個個在人世嚴寒中行走的人很難保有內心的火種。但冰塊里留有微光,一片灰敗里總有生機在醞釀。

特邀新銳設計師謝翔操刀封面設計,封面精選牛皮紙專色印刷, 手感精緻。

📚《一團堅冰》是繼陳思安《活食》、周愷《偵探小說家的未來之書》、朱宜《我是月亮》、王蘇辛《馬靈芝的前世今生》、三三《俄羅斯套娃》之後,「現場文叢」書系的第六部作品。

📚「現場文叢」是由著名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主編,譯林出版社出版的連續書系。以矚目漢語文學未來的可能性,推動中國青年文學圖書出版為目標。書系勘探35歲以下的中國青年寫作現場,鼓勵文學探險和實驗,旨在遴選世界文學視野的青年性和創造性的寫作者。


作者簡介

楊知寒, 1994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見《人民文學》《上海文學》《花城》等刊物,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長江文藝·好小說》選載。曾獲豆瓣閱讀徵文大賽最佳人物獎、蕭紅青年文學獎。

原文摘錄

在那張被藍光打亮的長條臉上,寫滿了不存在的戒律和無論被如何掩飾,都不能不現形的虛偽。她的魅力需要一個淘金人夜以繼日地專攻,在平淡無奇的原野下挖掘,深挖,哪怕最後挖出一種類似金塊的東西,擦掉土層,下頭也可能依然是土塊。

評論

《一團堅冰》讓人看到了楊知寒在寫作」中更自我的、未被規訓的橫衝直撞和狠勁。

楊知寒將對現實世界觀察到的一切直接加以描述和闡釋。很直白,很口語。不加修飾的語言肆意而出,隨處可見的東北口語,並不難懂,反而更加貼切日常。

不同於「東北三傑」的硬朗,她以女性寫作者的身份對書中的人物微妙的情感和事態加以更加細膩的把控。

「連環收繳」中燕鳳收起紅色發卡時的小心翼翼;

「瑞貝卡」中「我」把錢塞進瑞貝卡的床下,想拍又未拍的手 讓人看到楊知寒的精準,又看到了書中那些細微之處的情節與人物身份的呼應。《一團堅冰》中的冰天雪地里,人世寒涼,使那些宛如活體一般的碎形故事得以如此的順理成章。


現在流行一個詞「破碎感」,意即讓人看了心疼,很多生活的「失敗者」身上往往或多或少帶着這樣的氣質。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書中的各個人物身上都帶着這樣的破碎感。

遲敏開槍終結了妹夫的性命,卻終結不了兩家人數十年的恩怨;

坐在藍橋飯店吃着雪衣豆沙的老戲子,等待門帘突然被掀開,等待一齣戲再次被唱響……

每個人都如同一團巨大的堅冰,誰又真的能在裡面藏進火種呢?


但他們真的失敗嗎?未必。文學的書寫意味着重新理解並尊重,雙雪濤曾在採訪中說,「這些人身上有一種尊嚴,這種東西是獨特的,他們到底是好人、壞人、落魄者,還是成功者,這不重要。」

文學終是要有向上的精神的。就是在書寫惡的時候,這種向上的力量仍會引人不致墮落到黑暗與無信中去。

寫在最後:楊知寒,看她從商業網文平台到「豆瓣閱讀」,再到《上海文學》《青年文學》《芙蓉》《人民文學》等文學期刊的軌跡走勢,貌似一個反向選擇的「逆行者」。對未來她的文學方向朝哪兒轉折,作為一個讀者無法做出預言。但能看清楚的,就像一個好的演員,至少她有很寬、很「廣譜」的「戲路」。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