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葉蘭的春天(紀昀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葉蘭的春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葉蘭的春天》中國當代作家紀昀清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葉蘭的春天

剛剛認識這株植物的時候,是夏季在一個同事的辦公桌上,對它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同事也只是簡單的介紹了幾句說這綠植好養活,這個理由對於我這個懶人來說,實在是最好不過的了,我笑謔道,那你就送給我吧,同事也是一臉的隨意,你喜歡就拿去吧,在搬走它之前也我也只是隨口一問,這綠植總該有一個名字吧,同事告訴我他叫「一葉蘭」。

其實捧它回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覺的家裡沒有什麼綠植,顯的沒有什麼生機,而我又是一個隨意的人,即然好養活那就養着吧。這盆"一葉蘭"被我扔在了進門的玄關上,我的家本就在二樓,光線不是很好,而玄關那個位置又是家裡光線最暗的地方,有時記得他也會偶爾想起給他澆澆水,但卻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他,這樣一扔就過去了三個季節……

冬去春來,又是一個雙休日的清晨,我記得那盆放在玄關上早被我遺忘很久的「一葉蘭」,己經有很久很久沒有給他澆水了,當我提起噴壺的一剎那,竟發現盆中好像是長了很多東西,因光線不太好,我看不清楚那究竟是什麼東西,於是我就把他搬到陽光充足的地方,這時我突然發現那一葉蘭的盆底里,竟然萌發了許許多多的綠芽,宛如那山間剛剛抽芽的小筍尖,而一葉蘭那寬大的像棕葉一樣的葉子上卻布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塵,被壓的有些低垂,這時的我陡然感到一陣陣的羞愧和內疚,因為灰塵太厚,只能端到衛生間裡用濕巾將他輕輕的擦拭,在我對他溫柔擦拭的同時,內心則充滿了感慨,「一葉蘭」並不是什麼名貴的花種,然而人們卻給予他如此雅致而高貴的名字,「蘭花」因素潔清雅、優雅超脫自古以來被寓為花中君子,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對他贊愛有加,以至留下多少千古傳誦的詩詞歌賦成為美談,而這「一葉蘭」雖不是蘭花但卻有如「蘭花」的風骨,我將他久置塵埃,遠離陽光,從來不記得給他施肥,就連澆水也是敷衍了事,然而他卻在這百花爭艷的春季,用他的平和及堅持回報着我,他沒有蘭花的清遠幽香,更沒有百花的爭奇鬥豔,一年四季,無論是微弱的陽光,還是久置塵埃,他從不計較,而是用他強大的生命力向我昭示着自己不媚世俗、不計較得失,冬去春來,始終保持着青蔥綠色的高貴品質,一如那「君中之蘭」,在這俗世紅塵之中又有幾人能有這「一葉蘭」的氣節,能夠身處逆境,但卻自強不息,也更讓我想到歷史上那些流傳千古讓後世無限景仰的名人軼事,我國偉大的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身受腐刑的困境中依然完成了《史記》這部響譽中外的文學巨著,春秋戰國時期的屈原大夫在遭受楚懷王留放之際寫下了著名的《離騷》這部堪與日月增輝並以他獨特光芒永耀詩壇的偉大的抒情長詩,而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在遭受臏刑身體殘疾的情況下,更是不懼艱辛寫下了《兵法》這部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至今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綜上所述,不勝枚舉,他們留下的成就更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這些凝聚着炎黃子孫智慧、思想、文化結晶的宏篇巨著更是我們中華文明智慧的根基和源泉,給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千秋後世留下了一份份可歌可泣的珍貴的文學巨著和精神財富,而從他們身上折射的品格正如那身處逆境中的「一葉蘭」。

在這百花齊放的春季,在這有一葉蘭萌發的春天,那處於逆境中依然茁壯生長的「一葉蘭」以他特有的獨立的品格帶給了我更多的思索,也讓我重新回顧自己的人生及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更加鼓勵自已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能像那「一葉蘭」一樣,具有他的風骨

[1]

作者簡介

紀昀清,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