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位陝北母親(耿永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位陝北母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位陝北母親》中國當代作家耿永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位陝北母親

2008年11月21日,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

驅車來到清澗縣石咀驛鄉,向人詢問路遙的老家。當知道我們是從綏德來的時,街上的人們連聲說,超過了,超過了,再往回走十里才是王家堡,那兒就是路遙的老家。並一再提醒:公路右邊的村口豎立着一塊石碑呢……

只好掉轉車頭往回走。兩眼盯着車窗外,左顧右盼尋找路邊的石碑……忽然車裡有人喊:快停車,石碑過去了。司機急忙剎車,又掉轉車頭走回一百多米才到王家堡。

來到石碑前,登上基座,見石碑呈長方形,一人多高,是清澗縣人民政府在路遙逝世十周年的2002年所立。正面刻有「當代著名作家 路遙故里」,背面是路遙生平簡介。正看碑文,有人說,快看,路遙娘向我們招手哩。大家抬頭朝石碑正對面山上望去,見半山腰一農戶鹼畔上,一位老大娘正俯視着我們,頻頻招手。

順着一條陡坡走上去,那位大娘一邊熱情地接待我們,一邊滔滔不絕地自我介紹,她就是路遙他娘,一個普通的陝北老婆,今年77歲了,老漢去年走了,活了80歲……

作為路遙作品的忠實讀者,我不僅多次讀過他的全部作品,而且還喜歡讀回憶路遙的文章。雖然路遙故里與我的家鄉近在咫尺,但一直沒機會前來參觀。今天,有幸這麼近距離地感受着這一切,感到格外親切。

我仔細打量起路遙故居:210國道右邊,是大石頭砌起的10多米高的鹼畔,鹼畔上栽幾棵棗樹。青磚砌的大門和圍牆內,是一排座西朝東的4孔石頭接口窯洞,腦畔上面山勢很高,整個院落寬敞、整潔,偌大的院內只有路遙母親一人居住,顯得寂寞和冷清。特別是那麼高的用石塊砌的整整齊齊的鹼畔,在陝北農村,可算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我問大娘,這鹼畔是公家給你砌的嗎?不是不是,老人連口否認,是路遙他爸和親戚們幫忙砌的。早了,在改修官道(國道)那會兒就砌起了。

老人家把我們領進最左邊的一孔窯洞,說,路遙就是在這裡出生的。這是一孔極其普通的窯洞,擺放着莊戶人家常見的雜物,我想起電影《人生》中高加林家的窯洞,和眼前這孔窯洞何其相似。

接着,大娘又把我們領進第二孔窯洞,說,路遙小名叫「衛」,大名叫王衛國,1949年生的,42歲上歿的,活到今年就整60歲了。我們都默默不語,邊聽老人敘說,邊看牆上鏡框裡的照片。其中有不少路遙黑白相片,還有路遙女兒路茗茗一張彩照,年輕漂亮的路茗茗穿着裙子,正蹲在一個荷塘邊微笑呢。大娘又說,茗茗今年28歲了,跟她媽林達到北京去了,茗茗說今年過年回來看我哩……有人問:您老人家有幾個兒子?老人答:三個,不,四個,看我老糊塗了,有幾個兒子也不曉得……我心裡頓時一沉,這可是令老人傷心的話題。我知道,這是一個不平常的家庭,也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老人已有兩個兒子患了肝癌相繼英年早逝。真不敢想象,眼前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是用怎樣的堅強毅力挺過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沉重打擊……

告別時,大娘也沒問我們從那兒來到那兒去,只是一再說,連口飯也沒吃就走呀?我忽然感到,她這句話,當年一定給匆匆上路的路遙嘮叨過,給王天樂(路遙的弟弟)嘮叨過。我明白了,老人家只所以熱情接待我們這些陌生人,是因為在她看來,在這車如流水的國道上,有人肯停下車來觀瞻路遙紀念碑,他們一定是兒子生前的好朋友好同事,或者是愛看兒子寫的書,和兒子很有感情的人。這些人都是她的親人,她必須接待這些尊貴的客人,讓他們到家裡坐一坐,看一看路遙的照片,啦一啦關於路遙的話題。這,或許成了老人精神上最大的慰籍,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期盼。雖然,不識字的老人不太明白,她養育了一個多麼優秀的兒子,這個兒子在中國文壇上的分量與輝煌,更不曾讀過兒子的著作。但是她有情有愛,這種愛博大無邊,感動天地。我還想,應該在這院子大門口掛上「路遙故居」牌匾,將路遙生前所用物品陳列出來,供後人參觀學習。當地政府更應該關心路遙母親的生活,讓老人家安享晚年。

上車時,我回頭一望,見路遙母親依然站在高高的鹼畔上,像一尊雕像,守望着王家堡這一方山山水水…… [1]

作者簡介

耿永君,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