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夢想(劉京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夢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夢想》中國當代作家劉京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夢想

——記甘霖村農民王樂彥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認識了莒南縣坊前鎮東甘霖村的農民王樂彥。他是一個活潑健談的人,解釋結實的身體,古銅色的面容,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精明的神色。他對一切新事物都感興趣,尤其對新農業生產發展特別感興趣。他說:「我想做一個新型的職業農民。」

他原本是木器廠車間工人,精通各種木製家具的製作,家裡開辦一個小型木器加工廠,產品出口歐洲,雖然年利潤也達到四十萬元,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近幾年出口常常受阻。除了經常和縣外貿局的有關人員接觸,還結識許多搞農業生產的農場主,了解不少的新農業生產新概念,對當前的農村農業生產的新聞極為關注,就瞄準了新職業農民這一熱點職業,準備大幹一場。《經濟日報》說:「所謂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能致富的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職業化農民。」2017年,農業部出台《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新型職業農民」這一詞語。中國人民大學嚴金明教授說,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主動適應農業現代化生產和產業發展需要,主要依靠農業及相關產業經營獲得收益,以務農為職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綜上所述,新型職業農民的特點,就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經營為手段的積極發展農業經濟的從業者。

王樂彥說,他從2015年就開始涉足這方面的摸索,到2017年先後三次去青島大學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培訓學習,掌握許多有關知識,還去泰安山東農業大學多方面諮詢,現場參觀考察山東農業大學試驗基地,學習經驗,結合本村土壤情況,他決定創建家庭農場,當一個新型職業農民。

2018年,他採用立體種植的方法種植五畝秋月梨試水,到2020年每畝產梨5000斤左右,有安徽客戶與他簽訂合同專門收購每斤3元,僅此一項收入大約75000元。樹的間隙種植草莓苗畝產達到四萬顆,與大店鎮草莓種植基地簽訂合同,每顆0.4元,這項收入約80000元。田間小路邊排水溝里種芋頭,每畝也能收穫1000斤左右,客戶接收底價每斤0.8元,收入4000元,這樣五畝土地總共收入約159000元,除去水電、化肥、農藥、種苗、人工等開支,年純利潤達到近十萬。他說我是農民,就得在農業上想方設法,發展生產才是根本,傳統的糧食種植每畝純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收入太低,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生產的發展需要,兩相比較每畝一千元和近兩萬多元的收入,這差距有多大啊!

試水成功,王樂彥信心大增,2021年聘請專家現場考察,了解土壤結構,分析土壤性質,他說種植秋月梨,得找微酸性的黃泥地,這種土質,保水性好,抗旱能力強,適宜果木種植。經過協調,第一期已獲得流轉土地30多畝,按照專家的規劃,平整土地,分片種植,已經全部種上秋月梨,樹的間隙也全部種上了草莓苗,到秋季就可以銷往大店鎮草莓種植基地,農田裡修建小水塘一個,鑽機井一眼,保證澆水需要,地里全部安裝地灌設備,他還當場演示地罐澆水給我看,這樣既省時省力,又節約用水成本,近來雖然天氣大旱,但是梨樹和草莓長勢依然良好。目前第二期流轉的三十畝,已經平整成形,一個小型的農場基本上建成了。

走進隆豐家庭農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整齊的秋月梨樹。嫩綠的梨葉,在春風的撫慰下,正在瘋狂地生長着,枝頭齊綠,好像是比賽一般。潔白的梨花含苞怒放,好似小女孩的笑臉。清風徐來,點頭致意,仿佛手捧金黃的梨兒送到你的面前。看着她們嬌嫩的春色,心中自然就散發出一縷柔情,忍不住想要去撫摸她們,擁抱她們。

樹下的間隙里又是一番景象,一畦畦的草莓中,不時有零星的小花點綴其中,纏綿地接受春意的愛撫,點頭搖曳,正興奮的飽飲着春天的哺育。當一筐筐草莓在落戶城市裡各大超市,進入千家萬戶人的口中時,人們的味蕾自然張揚出隆豐家庭農場創造出的純天然果品的意境,讓人們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目前已經投資二十多萬,王樂彥說,投資他不怕,只要政府政策不變,就當前這形勢,只靠草莓苗一項,三年他就能收回成本。他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再流轉四十畝土地,建成一個百畝的農場,當個小農場主,去圓當一個新型職業農民的夢。

走出農場,戀戀不捨地回首再望,期待隆豐家庭農場在現代大美鄉村振興中一路高歌猛進,大步向前。[1]

作者簡介

劉京樹,高級教師,山東省臨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