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個害怕孤獨的女孩(楊小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個害怕孤獨的女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個害怕孤獨的女孩》中國當代作家楊小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個害怕孤獨的女孩

「一個人冒着雨光一座城市,一個背包能裝下多少心事,我閉上眼睛獨自走過回憶,很害怕因為自己太過真實,和身邊認識的人背道而馳」,耳畔響起熟悉的歌詞,城市的夜晚霓虹燈璀璨,點亮了黑暗趕不走孤單,午夜和白天不停的交換,此刻一個人坐在空曠的操場,身處這樣一個喧鬧的環境,還是會覺得自己只是一個人……

古龍曾經說過,「真正的寂寞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空虛,一種令你發狂的空虛。縱然在歡呼聲中,也會感到內心的空虛、惆悵與沮喪。」此刻我也發覺,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害怕孤獨的人,仿佛你與這世界格格不入。

回憶起來,在大家眼裡,成績一直不錯的我,考上縣中學不成問題,誰知一個小升初就輕而易舉地打敗了我,知道我以差一分半的分數落榜以後,看着大家安慰的神情,我從來沒有那麼一刻如此害怕他們的笑臉,匆匆敷衍了幾句,我趕緊轉身離開,可轉身以後,眼淚早已忍不住流了下來。

後來爸爸也許是不忍看到我難過,也許是望女成鳳心切,更應該說他望他的女兒有一個更好的台階走出大山,他找關係把我送進了我夢寐以求的縣二中,進學校之前底子就弱,加上農村的小學根本沒有英語課,更是有一種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心裡覺得很悲哀,甚至因為一個人來到縣城,一兩個星期才能回家而感到害怕,即使開學第一晚在寢室一個人默默流了淚,我也只能把一切藏在心裡。那個時候沒有手機,不能隨時打電話,哪怕很想爸媽,也只能忍着,我開始把這一切換作動力,拚命地學習,終於一年以後,我趕上了大多數人,如願進入的所謂的「尖子班」。

我們只不過作為成績較好提上去的學生,就好像插班生一樣,似乎和原來班級的人格格不入,我有點害怕去打破他們原來熟悉的場合,只是和座位周圍的人熟悉,一個人每天默默地學習,成績不算突出,希望被重視,卻往往被忽略,就好像牆角一顆不受關注的小花。時常害怕因為靠關係進去的而被人看扁,看着成績不上不下,心裡非常着急,這個時候分班,遇到了改變我人生的一個老師,她時常鼓勵我,我一邊接受着她的鼓勵,一邊也在努力着,中考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從九百多名進校,以全縣二十名的成績步入市重點高中。

沒有人知道那個時候拿着「老人機」的我,聽到老師說這個消息的時候有多麼激動,終於我不負眾望,看着爸媽臉上的微笑,聽着老師打來電話誇讚着我,驚訝於我竟然是差一分半進去的學生,我終於感受到了一絲絲的自信。

後來回想起來,我其實明白那個時候有點自卑又害怕的我,都是靠他們的鼓勵給了我勇氣,學習的東西更多,也懂的更多。

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中曾這樣說道,孤獨是人的宿命,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

正如一心想要逃離牢籠的鳥兒那般,我是一個一心想要出省的孩子,高考以後,填志願時義無反顧全填的省外學校,最後被中國南端的這個學校錄取,開心着終於要去到海邊了。等到踏上旅途,才明白什麼是故鄉。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着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

剛來到大學的時候,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仿佛一切都要將我湮滅,夜晚的時候,看着周圍的同學在和爸媽親人開着視頻,普通人都難以忍受孤獨,處在逆境的人,對這種孤立更加敏感。我只能一個人戴上耳機,聽聽歌,不去聽他們的歡聲笑語,因為我的爸媽不會上網,更別談視頻了,說不上快樂還是憂傷,我們家的人都不是那種有事沒事打電話聊天的人,我卻時常不自覺地看手機,想要看到有一個電話或者消息,經常和朋友聊天,因為只要停下來,就開始胡思亂想。

持續了一段時間,漸漸習慣了這裡,後來愛上了看書,我開始一個人泡圖書館,看不同的書,體味不同人的人生。英國歷史學家吉本說,「交談可以增進互相了解,而獨處則是天才的學校。」,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也說,「忍受孤寂或者比忍受貧困需要更大的毅力,貧困不過是降低人的身價,但是孤寂卻會敗壞人的性格。」我開始去正視自己處在一個陌生環境的現狀,接受自己害怕孤獨的事實,並且開始做着改變。

就這樣,我漸漸習慣了陌生的環境,接受了我要在這個離家有幾百上千公里的地方待四年的事實,體會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處在喧鬧的人群中,你更要堅守自己的「孤獨」,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自習,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泡圖書館,一個人快樂地生活……

每一個人的影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最好的名字,那叫孤獨,所以孤獨其實是與身俱來的,沒有必要否認自己害怕孤獨。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承認自己害怕孤獨!


孤獨是生命的常態。也是,我們來時一個人,走時一個人。哪怕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孤單的直掉眼淚。可是,孤獨對人卻是極好的。耐得住寂寞,才享得住繁華。只有一個人靜下心來,真真實實面對自己的心,才會在黑暗中看得見屬於自己的那道曙光。

歌德說, 人可以在社會中學習,然而,靈感卻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湧現出來。與我而言特別符合,也就是這份異鄉的孤獨之旅,讓我喜歡上了閱讀寫作,自己寫的東西,被別人所理解,也感到了幸福,有時候,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美國作家馬爾茲說,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決不會感到孤獨。就像此刻,我正在寫着這篇文章,雖然一個人,沒有覺得孤單,反而卻覺得特別舒服。或許我已經學會了如何讓自己不孤獨

青春的底蘊就是孤獨,抑或是孤獨瀰漫了整個青春?不可否認,孤獨陪伴着我們,除了享受孤獨,我們別無選擇![1]

作者簡介

木昜,原名楊小莉,貴州安順人,大學在讀學生,一個陽光的95後女孩,出生平凡,卻不甘平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