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齊威王烹「阿」封「即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初即位以來,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間,諸侯並伐,國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之①,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民人給,官無留

原文

   (節自 《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初即位以來,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間,諸侯並伐,國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之①,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民人給,官無留事②,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 封之萬家。

召阿大夫語曰③: 「自子之守阿,譽言日聞,然使使視阿,田野不辟,民貧苦,昔者趙攻甄,子弗能救,衛取薛陵④,子弗知。是子以幣厚吾左右以求譽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皆並烹之。遂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而圍惠王,惠王請獻觀以和解⑤。趙人歸我長城,於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於齊二十餘年。

譯文

齊威王自從即位以來,國家很不安定,國家政事都委任給公卿大夫去辦。九年之中,諸侯不斷來攻打,因而國內百姓不得安寧。於是,齊威王召見即墨地方的大夫,對他說: 「自從你到即墨任職,詆毀你的言語,我天天都能聽到。然而我派人視察即墨,那裡的田野開墾出來了,百姓們都能夠自給;官吏對政事都很勤懇,沒有公案堆積。齊的東方很安寧。這是因為你不來拉攏、恭維我的左右近臣,以求名譽之故。」 威王便封即墨大夫以萬家的俸祿。

威王又召見阿地的大夫,對他說: 「自從你受命守阿,讚揚你的言語我天天都聽到。然而,我派使者去察看阿,那裡的田野荒蕪,未開墾,民眾很貧苦。這之前,趙國攻打我們的甄邑,你未能出兵救援; 衛國奪取了薛陵,你還假裝不知道。是你用了大量錢幣籠絡我的左右近臣,讓他們在我面前為你說好話,以求得榮譽罷了。」 當天就將阿大夫烹死了,還將威王近臣之中那些常替阿大夫說好話的人都一起烹了。之後,即刻出兵向西攻擊趙國、衛國。又在濁澤打敗魏國,並將魏惠王圍住,惠王被迫請求獻上觀的地方給齊國,以便求得和解。趙國將長城歸還了齊國。於是,齊國的人都很震懼,個個都不敢掩蓋、隱瞞壞人壞事,都實事求是地說話、行事。這樣一來,齊國大治。各國諸侯聞聽此事,不敢對齊國用兵長達二十多年。

鑑賞

這是一則倡揚實事求是,懲庸獎勤的故事。本文所記較為簡略,其它古籍所記較為詳實。說的是: 戰國時候,齊威王剛即位時,國內不穩定。後用鄒忌為相,勵精圖治,富國強兵。鄒忌忠於職守,常常了解全國邑守 「誰賢誰不肖」,以便向君王報告。同朝之人,眾口皆贊阿大夫,貶責即墨大夫。齊威王聽到匯報後,沒有進行獎罰,而是調查研究,多次問左右親信,回答與鄒忌的報告大略相同。齊威王還嫌不夠,又悄悄派人去阿邑和即墨兩地進行調查。結果,真相大白。即墨之地,田野開闢,人民富饒,官吏勤政,無積案拖辦,齊國的東方邊境非常安寧。而阿邑之地,田野荒蕪,人民凍餒,並且昔日趙兵攻甄,也不去救; 衛取薛陵,也假裝不知。齊威王得知了 「賢」、「惡」,與左右匯報的情況完全相反。於是,他對即墨大夫那種「專意治邑」,全心全意為百姓辦事,不慕虛名,不肯阿諛奉承,以致蒙受誹謗,遭到誣陷的崇高品質,給予了極高的讚揚,進行「封賞」,並贊曰: 「子誠賢令!」另一方面,對阿大夫那種以重金賄賂齊威王左右近臣,以求美譽的惡劣作風,進行強烈的譴責,下令「烹殺」 了阿大夫。而且,還「擇其平日尤所親信者十餘人,次第烹之。」 理由是這些人是君王的耳目,卻 「私受賄賂,顛倒是非」,說假話,欺騙君王。從此,齊國上下官吏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國內大治,諸侯畏服,正氣上升,成就了一時的 「霸業」。

「烹阿」、「封即墨」的故事揭示了一條真理: 只有求「真」打假,人民才能團結,生產才能發展,國家才能富強,民族才能振興。作為像齊威王那樣的高高在上者,不要偏聽偏信,要兼聽則明,重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反對說假話;作為下級官吏來說,要像即墨大夫那樣,光明磊落,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講「真」不搞假。這樣,上下齊心,是非清,賞罰明,正氣升,邪氣除,國強民富,事業興旺。

本文雖記述嫌略,但已體現出這一事件的基本精神,自古至今尤其對我們當今吏治仍有不小的警示意義。[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