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祖還鄉高唱《大風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高祖本紀》) 高祖還歸①,過沛,留。置酒沛宮②,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③,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原文

   (節自 《高祖本紀》)

高祖還歸①,過沛,留。置酒沛宮②,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③,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 「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④,世世無有所與。」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歡,道舊故為笑樂。

十餘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高祖曰: 「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乃去。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獻⑤。高祖復留止,張飲三日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復⑦,唯陛下哀憐之。」高祖曰: 「豐,吾所生長,極不忘爾。吾特為其以雍齒故⑧,反我為魏。」 沛父兄固請,乃並復豐,比沛。

譯文

高祖平息了黥布叛亂之後,還軍咸陽,路過其起事地沛縣並在此停留。他在沛宮設置酒宴,把老朋友、父老鄉親及青年晚輩統統召來喝酒。還找了沛地的孩童一百二十人,教他們唱歌。他們喝酒十分暢快、盡興,高祖擊起了築,唱起了自己作的歌。歌詞是: 「大風起啊,白雲飛揚。威震海內啊,我回到了故鄉。安得勇猛之士啊,為我堅守四方!」 並叫那些孩童學着和唱。高祖便舞蹈起來,他在激昂慷慨之中又有些傷感,禁不住流下幾行熱淚。他並對沛的父老兄弟們說: 「我這個遊子很傷心地思念故鄉,我雖然建都關中,但過了萬年之後,我的魂魄還是樂于思念沛地。況且我以沛公起事造反,誅殺大逆不道的暴政而擁有了天下。我將沛作為我的 『湯沐邑』 之地,我免除他的租稅,讓你們世世代代不要納稅了。」 沛的父老兄弟、各位母親以及朋友們,天天都快樂地喝酒,快樂到了極點,他們述說沛公從前的故事來取笑逗樂。

這樣過了十多天,高祖打算要走了,沛地的父老兄弟堅持挽留高祖。高祖說: 「我的人很多,父老兄弟不能天天供給他們的吃用。」 於是便離沛而去。沛中的百姓傾城出動,都到城的西邊去向高祖獻牛羊酒肉。高祖只好又留下來,在幃帳中喝了三天酒。沛地的父老兄弟都叩着頭說: 「我們沛地幸而得到租稅免除,但豐地未能免除,只有希望皇上你可憐他們。」 高祖說: 「豐地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特別不能忘記它。我只是因為豐地為了雍齒的原故反叛我而歸附魏國。」 沛地的父老兄弟堅持請求為豐免除租稅。高祖才答應將豐比照沛一樣,免除租稅。

鑑賞

劉邦稱帝後十二年 (前195) 十月,他平定黥布之亂後,還軍咸陽,路過其起事地沛縣,衣錦還鄉,宴請沛地故人、父老、子弟,並高唱 《大風歌》,以表現其作為一代帝王的威勢。

文章先寫劉邦返鄉志得意滿之氣勢: 歡宴故人及鄉親父老; 教沛中兒童唱歌; 自己酒酣之時高唱《大風歌》,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為沛地免除賦稅徭役,深得沛地百姓的歡喜。

文章次寫沛地父老挽留劉邦,並請他為豐地百姓減免賦稅徭役。劉邦因恨豐地曾追隨雍齒叛變,不予減免。後在父老的固請下,豐地才與沛地一樣得到了減免。這既表現了劉邦稱帝後的炫耀之勢,也暴露了他忌恨雍齒的狹隘心理。

全文主要表現劉邦作為勝利者的威勢,但他高唱的 《大風歌》,確也表現了他內心的憂慮。歷經戰亂風雲,他勝利了,但鑑於嬴秦之亡,項羽之敗,創業難,守業更難,此其憂。尤其是思猛士以守成,然亦患猛士之顛覆,特別是他殺韓信、彭越,平黥布,殺功臣,誅異己之後,更感到內心的空虛與落寞,故有「安得猛士」之嘆喟,此其一大憂慮。所以,高祖還鄉,與其說是他衣錦之快,不如說是他晚年落寞之嘆![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