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古錄》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集古錄》是專錄歷代石刻的金石學著作。原名《集古錄跋尾》。宋歐陽修撰。書成於嘉祐六年(1061)。當時即有廬陵刻本。清收入《四庫全書》,另有光緒丁亥校刊行素草堂藏版本等。[1]


  歐陽修 (1007—1072.詳見 「新五代史」條。)

  本書10卷。卷1分33目,收三代至後漢的碑刻和器銘;卷2分34目,卷3分48目,均收後漢碑刻;卷4分46目,收三國至南北朝碑刻;卷5分48目,收隋及唐的碑刻; 卷6分48目,卷7分51目; 卷8分51目,卷9分45目,均收唐代碑刻;卷10分34目,收唐及五代的碑刻。全書共428目。

  本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研究石刻文字的專書。書中收集歷代石刻跋尾及部分銅器銘刻,共400餘種。對所收銘刻、碑刻大致按朝代先後編次。是宋代金石學的代表著作之一,亦是作者群書之中殊為自得的一本書。

《集古錄》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宋代金石學的興起,固然有懷疑經書的理學思潮的背景。但是,金石學又使宋代士大夫開拓了研究、發展儒學等傳統文化的新的思路。他們於古器物、古文字中探求古代禮儀制度,成了一代治學風氣。本書正是在此意義上,對後世金石學,尤其是石刻著錄之書,有着一定的影響。後世學者著錄石刻,必稱及本書。

  本書之後,歐陽修之子歐陽棐承父之志,另撰《集古錄目》二十卷(今僅存輯佚本十卷)。洪适撰《隸釋》,專收漢魏石刻,亦輯歐陽父子的兩書的漢魏部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