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貧賤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節自 《陳丞相世家》)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①。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平為人長,美色。人或謂陳平曰: 貧何食而肥若是? 其嫂嫉平之不視家
原文
(節自 《陳丞相世家》)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①。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平為人長,美色。人或謂陳平曰: 「貧何食而肥若是?」 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 「亦食糠核耳②。有叔如此,不如無有。」 伯聞之,逐其婦而棄之。
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平亦恥之。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
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③,平亦以故後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敝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 「吾欲以女孫予陳平。」張仲曰: 「平貧,不事事④,一縣中盡笑其所為,獨奈何予女乎?」負曰: 「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 卒與女。為平貧,乃假貨幣以聘,予酒肉之資以納婦。負誡其孫曰: 「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父,事嫂如母。」
平既娶張氏女,齎用益饒⑤,游道日廣。里中社,平為宰⑥,分肉食甚均。父老曰: 「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 「嗟乎! 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譯文
丞相陳平,是武陽縣戶牖鄉人氏。在他年少時,家境貧窮,但他喜好讀書。家裡僅有三十畝田,他只好與哥哥住在一起。他哥哥經常自顧耕田種地,任憑陳平去遊學。陳平長得高大魁偉,儀表堂堂。有人問陳平說: 「你家貧窮,不知你是吃什麼長得這等胖而美的模樣?」 陳平的嫂子很嫉恨他不料理家中的生產,便氣沖沖地說: 「也只是吃些糠糟吧,有這樣的小叔子,不如沒有。」陳平的哥哥聞聽到這些言語,便將其妻逐出家門而離棄了她。
到了陳平長大,可以娶妻的時候,富貴人家都不肯將女兒嫁給他; 貧窮人家的女兒,陳平又羞於娶之。過了很久,戶牖鄉有一富貴之人叫張負。張負有個孫女,已五次出嫁五次都死了丈夫,因而沒有人家敢娶她,陳平卻想得到她為妻。
只要縣中有喪事發生,陳平雖窮,但總是熱心幫助喪家治喪,常是最先前往,最後離開。張負在治喪場見到陳平,對他十分賞識。陳平也特意最後離去,張負便跟隨陳平到他家。只見陳家居住在城邊的窮巷之中,用一張破席當門。但是,門外卻有許多德高望重的人所坐車輛碾出的車輪印子。張負回家後,對他的兒子張仲說: 「我想將孫女嫁給陳平。」 張仲說: 「陳平很窮,他又不務農事,整個縣的人都笑他的所作所為,為什麼惟獨你偏要將孫女嫁給他呀?」 張負說: 「人品有如陳平那樣美好的人,難道會永遠貧賤麼?」 因此,張負最終將孫女嫁給了陳平。因為知道陳平貧困,張負就把錢幣借給他作為聘禮; 孫女出嫁時,又給了他置辦婚宴的酒肉飯菜的資金。張負還告誡他的孫女說: 「不要因為他貧窮的緣故,你就待他們不恭敬。事奉兄長猶如事父,事奉嫂子猶如事母。」
陳平娶了張氏女後,資用愈加富饒豐厚,因此,他的遊學之道愈來愈廣。在里中社日,陳平作為主持人,他給人們分割肉食很公平。父老鄉親們都稱讚他說: 「很好呀! 陳家這小子為主持人。」 陳平說: 「哎呀! 假使我陳平得到主宰天下的事,也會像分肉一樣公平哩!」
鑑賞
陳平 (?—前178),為劉邦的重要謀士,曾建議用反間計使項羽去謀士范增,並以爵位籠絡韓信,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曲逆侯。惠帝、呂后時任丞相,因呂氏專權,不治事。呂后死,他與周勃定計,誅殺呂產、呂祿等諸呂王,迎立文帝,任丞相。但他少年時,卻家貧得只能食糠秕。本文記述的就是陳平少年時代貧賤的生活。
首先,寫陳平家貧,但好讀書。其兄自己苦耕,讓他外出遊學。因他身材高大魁偉,引出其嫂的不滿,認為他只配食糠秕,不事生產,不如沒有此人。其兄聽說後,將其嫂逐而棄之。表明其兄對陳平的手足之情與鼓勵其弟讀書遊學的超人之處。
其次,寫陳平娶妻的過程。陳平長大,到娶妻年齡,但因貧窮,加上他不事生產,只是熱心幫助村中有喪事的人家治喪以混飯吃,沒有人願將女兒嫁給他。獨有一富豪張負,因其孫女五嫁而夫輒死,無人敢再娶她,又見陳平人品好,身材魁梧,陳平也願娶其孫女,就將孫女嫁給他。因陳平家貧,張負借錢給他作聘禮,又給他置辦婚宴的資金,並對其孫女講: 「毋以貧故,事人不謹。」
最後,寫陳平婚後的作為。因資財漸豐,遊學日廣,所得日多。在他主持里中社日期間,分肉公平,辦事公道,深得大家的擁護。陳平也感慨地說: 「假如我今後能主宰天下的事務,我同樣會公平、公道地辦事!」表達了他的志向。
文章緊扣陳平娶妻之事,寫盡他的窮愁潦倒,也展現了他與眾不同之處及其高遠的志向。選材典型,記敘順中有曲,描寫有言有行,有正有側,較好地展示出陳平青少年時代的形象及其抱負。[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