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閣夜》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閣夜》唐朝·杜甫

《閣夜》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搜狐

[1] 《閣夜》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西閣夜中所作。首聯感嘆時光流逝,寒宵難熬;頷聯緊承「霜雪霽寒宵」寫西閣見聞;頸聯由「戰伐」「夷歌」想到國事民生;尾聯懷古思今,引出無限感慨。全詩通過西閣冬夜的感受,抒寫了戰亂未息、人民受難、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詩人緊扣題目,從多個角度描寫夜宿西閣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上天下地、古往今來都有所提及,匯聚成一幅令人傷心慘目的圖景,是人民受苦受難的真實寫照,表現出詩人偉大的胸懷。

作品名稱 閣夜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編輯

閣夜⑴

歲暮陰陽催短景⑵,天涯霜雪霽寒宵⑶。

五更鼓角聲悲壯⑷,三峽星河影動搖⑸。

野哭千家聞戰伐⑹,夷歌數處起漁樵⑺。

臥龍躍馬終黃土⑻,人事音書漫寂寥⑼。

注釋譯文編輯

詞句注釋

⑴閣:西閣,杜甫在夔州的寓所。

⑵陰陽:日月。短景:冬季夜長日短,所以叫短景。景,日光。

⑶天涯:指夔州,是相對於京城長安來說的。霽(jì):雨後天晴。這裡指霜雪停止,天氣晴朗。寒宵:寒夜。

⑷「五更」句:唐代軍事制度,行軍在外,日出、日入之時,都要擊鼓、吹角。鼓三百三十三槌為一通,角十二聲為一疊。每次要三鼓三角。五更,古代把一夜分成甲、乙、丙、丁、戊五個更次,五更是臨近天亮時,相當於現代的三時至五時。鼓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發令的鼓和號角。這裡指軍中的鼓聲和號角聲。

⑸三峽:重慶奉節至湖北宜昌間長江兩岸重崖疊嶂,其中最險處稱三峽,據《太平寰宇記》「夔州」的記載,當指西峽、巫峽、歸峽。今以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為三峽。夔州東臨三峽。星河:天河,銀河。影動搖:語意雙關,《漢書·五行志》載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天星盡搖,不久戰伐不已。

⑹野哭:哭於郊野,古人哀悼死者的一種方式。千家:形容人家之多。一作「幾家」,多少人家,是反問語氣。聞戰伐:聽到戰亂的消息。戰伐,戰爭。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十月,成都尹郭英乂被兵馬使崔旰攻殺。邛州、瀘州、劍南三牙將柏茂琳、楊子琳、李昌夔起兵討崔,蜀中大戰連年。又,當時吐蕃頻犯蜀中,杜甫在同年秋所作的《黃草》詩說:「莫愁劍閣終堪據,聞道松州已被圍。」松州在今四川松潘,是西屏吐蕃的要衝。

⑺夷歌:少數民族的歌。夷,指五溪蠻等居住在夔州地區的少數民族。數處:幾處。一作「是處」。起漁樵:起於漁人樵夫之中。

⑻臥龍:指諸葛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臥龍也。」躍馬:指公孫述。王莽新朝末年,漢宗室劉玄復漢,年號更始。公孫述也憑藉蜀地險要,起兵割據,稱白帝。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夔州有諸葛亮、公孫述二人的祠廟。終黃土:終竟死去而埋入黃土之中。黃土,喻死亡。

⑼人事:人世間之事。音書:音信。一作「依依」。漫寂寥:任它寂寞無聞。漫,任隨。寂寥,沉寂稀少。

白話譯文

到了年末的寒冬,白天的日子越來越短了,在這霜雪消散的寒宵中我浪跡天涯。

五更時聽到了戰鼓與號角悲壯的聲音,倒映在三峽水波中的銀河星辰正隨波動搖。

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的慟哭聲響徹了四野,很多地方的漁人和樵夫唱起了夷人的歌謠。

諸葛亮和公孫述最終都成了一抔黃土,因人事變遷而使書信斷絕,任我過着寂寞悽苦、百無聊賴的生活。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