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張兆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致張兆和》是林薇因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欣賞

   致張兆和

1949年1月30日 致張兆和

卅七年末北平圍城時從清華園寄城中。徽,交三姐。

三小姐:

收到你的信,並且得知我們這次請二哥出來,的確也是你所贊同的,至為欣慰。這裡的氣氛與城裡完全兩樣,生活極為安定愉快。一群老朋友仍然照樣的打發日子,老鄧、應銓等就天天看字畫,而且人人都是樂觀的,懷着希望的照樣工作。二哥到此,至少可以減少大部分精神上的壓迫。

他住在老金家裡。早起八時半就同老金一起過我家吃早飯;飯後聊天半小時,他們又回去;老金仍照常伏案。

中午又來,飯後照例又聊半小時,各回去睡午覺。下午四時則到熟朋友家閒坐;吃吃茶或是有點點心。六時又到我家,飯後聊到九時左右才散。這是我們這裡三年來的時程,二哥來此加入,極為順利。晚上我們為他預備了安眠藥。由老金臨睡時發給一粒。此外在睡前還強迫吃一杯牛奶,所以二哥的睡眠也漸漸的上軌道了。

徽因續寫:

二哥第一天來時精神的確緊張,當晚顯然疲倦,但心緒卻愈來愈開朗,第二天人更顯愉快。但據說仍睡得不多,所以我又換了一種安眠藥交老金三粒(每晚代發一粒給二哥),且主張臨睡喝熱牛奶一杯。昨晚大家散得特別早。今早他來時精神極好,據說昨晚早睡,半夜「只醒一會兒」。說是昨夜的藥比前夜的好,大約他是說實話不是哄我。看三天來的進步,請你放心他的一切。今晚或不再給藥了,我們熟友中的談話多半都是可以解除他那些幻想的過慮的,尤以熙公(張奚若)的為最有力,所以在這方面他也同初來時不同了。近來因為我病老金又老,在我們這邊吃飯,所以我這裡沒有什麼客人,他那邊更少人去,清靜之極。今午二哥大約到念生(羅常培)家午飯。嚕嚕嗦嗦寫了這大篇,無非是要把確實情形告訴你放心,「語無倫次」一點,別笑話。

這裡這幾天天晴日美,郊外適於郊遊閒走,我們還要設法要二哥走路——那是最可使他休息腦子,而晚上容易睡着的辦法,只不知他肯不肯,即問您自己可也要多多休息才好,如果家中能托人,一家都來這邊,就把金家給你們住,老金住我們書房也極方便。

思成 徽因同上[1]

林徽因簡介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漢族。出生於浙江杭州。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