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子: 無為清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①。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②。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

原文

   (節自 《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①。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②。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③。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④。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⑤,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 「鳥,吾知其能飛; 魚,吾知其能游; 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 游者可以為綸; 飛者可以為矰⑥。至於龍,吾不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邪⑦。」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⑧: 「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⑨,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 「始秦與周合而離,離五百歲而複合,合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 「儋即老子。」 或曰: 「非也。」 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⑩。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邛太傅,因家於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11)。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 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譯文

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氏,姓李,名叫耳,字伯陽,諡號叫聃,他是周朝藏書室的史官。孔子週遊到周朝,向老子請教關於禮制的問題。老子說: 「你所說的那個人,他的人體和骨頭都已腐朽了,只有他所說的話還在我的耳際。況且,做君子的,如果恰逢其時,則可駕車入朝輔佐聖明君王; 如不逢時,君王不賢明的,則只好自行其累。我聽說,善於做買賣的人,他是將錢貨隱藏着,讓人覺得他好像沒有錢財貨物的樣子; 做為君子,他滿身盛德,但他的外表長相好像一個愚笨之人。你要去掉你的驕氣和各種欲望,儀表姣好和滿腔宏大的志氣,都是對於你的身子沒有益處的。我所能告訴你的,就是這些了。」 孔子離開老子之後,對他的學生們說: 「鳥,我知道它會飛翔; 魚,我知道它會游水; 野獸,我知道它會奔跑。會奔跑的,可用繩網來捉住它; 會游水的,可用絲線來釣着它; 會飛翔的可用箭來射擊它。至於龍,我就不能知道它是如何乘着風雲飛上天的。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就猶如龍啊!」

老子修煉道德,他的學術觀點就是: 以隱身無名為目的。他在周朝留居很久,看到周朝的王道衰落,便離周而去。走到一個關口,守關的令尹名叫喜,對老子說: 「你要去隱居了,那就勉強給我寫些書吧!」 於是,老子便為他著了一部書,分為上下篇,其內容是講道德的 (《道德經》),共寫了五千多字,而後出走,沒人知道他最終去哪裡了。有人說: 「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著了書十五篇,那書是講道家之學術的,與孔子是同一時期。」 照這種說法,那老子豈不是有一百六十多歲。又有人說: 「老子活了二百多歲,因為他修道所以修養得這樣長壽。」 自從孔子死了之後,又過了一百二十九年,而那位史記官周太史名叫儋的人來見秦獻公,說道: 「從前秦國和周朝是合在一起的,後來才與周分離。分離了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七十年後,那成霸業的人出現了。」 有人說: 「儋就是老子。」 又有人說: 「不是的。」 然而,世上的人卻無法知道他究竟是不是。

總之,老子是個隱居的君子,他的兒子名叫宗,宗做了魏國的將軍,魏國把段干那地方封給了他。宗的兒子叫注,注的兒子叫宮,宮的玄孫叫假。假做了漢朝孝文帝的官。假的兒子叫解,他做了膠西王邛的太傅,因此就居住在齊國。世上學老子的學說的人,往往貶低儒學; 那儒學也貶低老子。道德觀念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同謀劃,難道就是這麼講嗎? 李耳的宗旨就是: 管理者要無所作為,讓下邊的人自我感化; 社會安寧清靜,百姓自然歸於正道。

鑑賞

老子,春秋時的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一說老聃,即李耳,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 (《道德經》);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但支持前說者為多。《老子》一書用 「道」 來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觀點,認為 「道」是「常自然」 的,所以他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解釋為客觀的自然規律,同時又有着 「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的永恆絕對的本體意義。老子的思想包含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比如,他提出 「反者道之動」 的命題,意識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面的對立及其轉化,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認為一切事物的生成變化都是「有」和「無」的統一 ( 「有無相生」),而「無」 又是更基本的。在物質生活上,強調 「知足」和 「寡慾」,甚至幻想人類社會回復到 「小國寡民」 的原始社會中去。在待人接物的處世態度上,他主張 「柔弱勝剛強」,「無為,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 他的這些思想,缺乏鬥爭、進取的精神,有着循環論的消極影響。本文記述的就是他的學術思想的集中體現: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文章在簡介老子的基本情況後,就寫老子對孔子問 「禮」 的回答,認為一切要順其自然。「得其時,則駕; 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即任何事都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及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強求而為之。這與孔子倡導的積極 「入世」 的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孔子對老子所談的 「無為」、「出世」 的主張,感到有如龍之乘風雲上天一樣,不可捉摸。

接着,文章寫老子著《道德經》 的情況。他離開周后,至關,被關令尹喜邀請他著書。於是他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均言道德之意,即以隱身無名為宗旨。書成後,即隱身而去,不知所終。附帶說明有人認為老子即老萊子或太史儋的觀點。

文章最後除交代老子的子孫外,着重指出老子學說與儒學相互貶斥,原因在於老子主張「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文章行文簡潔,以敘述和說明的方法,精要地介紹了老子及其學說的精髓,以及其後代的情況,但簡而不疏,能讓人對老子及其思想學說有個基本的了解與把握。[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