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妙的新世界》(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妙的新世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美妙的新世界》》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美妙的新世界》

——《我們》形成的前因

在《我們》的書中介紹的大一統數學王國,所有的臣民都服從國家設置的準則,並視其為一種幸福。他們像一群無意識的螞蟻一樣,毫無異議地遵守着統治的規則。

那麼,這樣一個社會是怎樣控制人的思維呢?《美妙的新世界》一開始就向我們做了極富想象力地補充:一群即將工作的新生,無限緊張以及興奮地將導師的講解一字不差地做成記錄。人類是如何將一顆卵子分裂成140多個多胞胎,用以製造人類和控制人口高級科學技術,並在細胞狀態就設置了他們的階級,身高,性別,生理缺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命運。徹底鄙棄了曾經父親母親的稱謂,所有人在試管和燒瓶中就已經被改造完成。對於成長的過程再次修改他們天性中的喜好和思想。比如(這段真的好殘酷):為了讓低級階級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去讀書思考,在他們的教育教室中,先在書中顯現鮮花,美景,和孩子喜歡的東西。在幼兒高興嬉笑地奔向美麗花朵的時候,突然變成可怕的機器嚎叫。並且在地面上接入電流,幼兒恐懼地在痙攣,僵直中嚎啕大哭。這時再放上美麗花朵圖書的畫面時,所有幼兒像見到魔鬼一樣開始恐懼地躲避,驚恐地大哭。也許這樣的情景要進行百次,甚至千次。可以想象,這樣的培育和成長的低階人類,其實就是形同機械的行屍走肉。

但是,《美妙的新世界》並不是《我們》的前傳。他沒有《我們》里那些冷酷的必須執行的規定和姓名的代號。也並不代表有了倫敦的現實駐地,或是高等階人的名字就不表現出現實的殘酷和寒冷。這樣反而更把我們帶入一種近在咫尺的恐懼。就好像那些看到書里美麗花朵的嬰兒,片刻就將接受低伏電流和恐怖刺耳的機器嚎叫一般,把現實的驚悚又搬近了幾尺。這種壓迫感大家可以在第三章那段,幾個情景越來越緊迫地交叉出現,由剛開始的段落轉換到一句話就開始轉換,表現出的混亂和壓迫感。仿佛一個壞了的收音機不停地轉換頻率,讓人焦躁。恨不得暴跳起來踢開桌子,砸掉檯燈,向面前的人臉上一拳打去……也許不是巧合,在《1984》開篇中,這種憤怒,焦躁,狂暴的心態,正是統治者需要的,那是對另一個國家表現出憤恨。更恐怖地是,《1984》升級了冷酷狀態,他書里的極權統治社會,那些看到被殺害的人們和被炸飛的兒童開始歇斯底里地狂笑,真是讓人毛骨悚然。

這三部反烏托邦小說,共同闡明在極權統治下的社會。人類被強迫接受所謂高科技帶來的幸福,並麻木地將這種幸福根深蒂固在靈魂深處。赫胥黎書中的世界,每個人的幸福幾乎單調相同。在睡眠教育中無時不在地受到「心情不好吸嗦麻」的教導,讓任何階級的人變得麻木。在他們的筆下一個正在覺醒的人,就如同一個敵人的存在,被扼殺在這種可悲地麻木中。

書中流落「荒蠻」的野蠻人,在最初的羨慕渴望中,一點一點迷惑起來。心愛姑娘的放蕩,精神的禁錮,靡 亂的感官劇,冷漠的人性,讓這個貌似野蠻的人詫異。人怎麼可以這樣被愚弄而不自知的活着。當他的善意勸告激起群眾麻木地憤怒時,使他知道個人的無力。這個「野蠻人」逃離這個所謂的文明世界,在荒涼處開墾土地,鞭打自己讓心靈不去墮落。而他的所作所為被文明世界的人視為笑料,不停地嘲弄他,將他看做動物一樣。最終「野蠻人」以自殺宣告自己永不妥協的戰鬥。

這部英國小說,用野蠻世界的《威廉莎士比亞》來對抗科技文明荒淫的極權統治,不得不說是一種嘲諷。嘲諷在科技過渡發展中,人類社會的畸變。看似和諧穩定,實際社會道德的淪喪,充滿了冷漠與陰暗,人性的消亡。這種對技術發展的反思,對未來社會,對人類命運的擔憂。使得這部小說成為英國最受影響力的優秀圖書。

赫胥黎這部小說看似一本科幻小說,但他表達的是物資文明過度發展導致社會形態走向。所以,對他的思考仍然深入骨髓,不單純是一個故事那麼簡單。只是看完後,整個人都有點脫力的感覺,那種無力感也許就是激發對宏觀社會的思考後,無人宣洩的感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