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短記》是契訶夫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

   世間普通的偽善者裝作鴿子的樣子,政界和文學界的偽善者裝作鷹鷲的神氣。但是,萬不可在他們的鷹鷲神氣面前驚慌失措。他們並不是鷹鷲,只不過是犬鼠之類罷了。

 一個低能而又愚笨的學者,一直工作了24年,毫無成就,只是替世上造就了一批和他自己同樣見識狹小而又低能的學者。他每天晚上悄悄地裝訂書籍,這才是他真正的本職,在這方面他是個行家,並從中感到快樂。有個喜歡學問的裝訂匠來看他,這人每夜悄悄地研究學問。

真正正派的人,只有在抱着保守主義或激進主義的明確信念的人們中間方才能夠找到。至於所謂穩健派,他們愛的是獎金、年俸、勳章和升官。

當一個人喜愛梭魚跳躍的水聲時,他是個詩人;當他知道了這不過是強者追趕弱者的聲音時,他是個思想家。可是要是他不懂得這種追逐的意義所在、這種毀滅性的結果所造成的平衡為什麼有其必要時,他就會重又回到孩提時代那樣糊塗而又愚笨的狀態。所以越是知道得多,越是想得多,也就越是糊塗。

12月4日。關於10月17日的公演情況,可參閱《戲迷》第95號75頁。我從劇場逃了出來雖屬事實,但那是在閉幕以後。當第二幕和第三幕之間,我坐在列夫凱耶娃①的化妝室里。幕間休息時,在她的房間裡,總有國立劇場的官員們在普通文官制服上掛着勳章跑進來。波珂紹夫②掛着安娜勳章。警察局的年輕漂亮的官員也在其內。——一個人如果被自己所不相配的工作——例如說: 被藝術所吸引了,當他做不成一個藝術家時,就只好去做官了。因此,穿起官員的制服而寄生在文學、戲劇、繪畫周圍的人可真不少啊!沒有生活意義的人,不適於生活的人,除去做官也就沒有別的路了!我看到化妝室里的肥胖的女演員們,對官員們應酬得無微不至,獻殷勤,做媚態,(列夫凱耶娃說波珂紹夫很年輕就帶上了安娜勳章,所以不勝敬仰),那情形好像是在農奴時代,一個老年而有名聲的管家婆的住處,出現了老爺一般。

(賈植芳 譯)

注釋:

① 列夫凱耶娃: 阿列克山特林斯基劇院演員。《海鷗》首次公演,是其紀念演出。

② 波珂紹夫: 彼得堡皇家劇院經理。

賞析

這是一篇文筆犀利的諷刺性散文。雖短短數百字,卻刻畫出了當時社會諸多群體的精神面貌,毫不留情地嘲笑了政界和文學界的偽善者、短見低能的知識分子、貪婪的「穩健派」和庸俗勢利的小人。

契訶夫對生活的觀察細密而深入。在他銳利的目光下,任何庸俗、渺小、骯髒的東西都無法隱藏,他總能揭示出它們的表象與本質之間的矛盾,去偽存真,暴露其醜惡的面目。在文章第一段,契訶夫將政界和文學界的偽善者的傲慢自大稱為「鷹鷲的神氣」,事實上,他們的這種神氣只不過是裝出來的,無法掩蓋其猥瑣與怯懦:「他們並不是鷹鷲,只不過是犬鼠之類罷了。」

契訶夫一向厭惡那種精神空虛、萎靡不振、庸碌無能的「知識分子」。在這篇文章中,他以一個學者為例,為這類「知識分子」畫了一幅漫畫。一個工作了24年的所謂學者,不去認真鑽研學問,而是喜歡每天晚上裝訂書籍。他的快樂不是從學問中獲得,而是從裝訂書籍中獲得,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反之,一個裝訂匠每夜卻在悄悄研究學問。這種鮮明而滑稽的對比令讀者在會心一笑之後,更加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契訶夫是一位具有良好素養的知識分子。他實事求是,不尚空談,當深奧的理論、華麗的言辭與普通常識發生衝突時,他寧願信任樸素的常識。在這篇文章中,他生動地詮釋了自己的這一信念:「當一個人喜愛梭魚跳躍的水聲時,他是個詩人;當他知道了這不過是強者追趕弱者的聲音時,他是個思想家。可是要是他不懂得這種追逐的意義所在、這種毀滅性的結果所造成的平衡為什麼有其必要時,他就會重回到孩提時代那樣糊塗而又愚笨的狀態。所以越是知道得多,越是想得多,也就越是糊塗。」當俄羅斯的知識階層沉湎於空談、痴迷於主義時,契訶夫卻敏銳地覺察到那些華而不實的思想不僅不會讓人進步,反而會讓人忽略了自然事物的本真而陷入更加迷惑的狀態。

在文章的最後一段,契訶夫花了較多的筆墨諷刺那些將文藝視為可以炫耀的裝飾物的愚蠢官員,以及為了一己私利向他們獻媚取寵的演員們。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契訶夫曾在日記中寫過這樣的話:「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像我們俄羅斯這樣,人們受到權威的如此壓制,俄羅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貶損,害怕自由……我們被奴顏婢膝和虛偽折磨得太慘了。」他的許多小說,如《變色龍》、《套中人》等,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喪失人格尊嚴的勢利小人的奴性嘴臉,批判他們的軟弱無能,指責他們不知自尊,憎惡他們在權勢面前卑躬屈膝。

契訶夫以簡練而又生動的語言,誇張和諷刺的筆觸,表現了在專制統治的重壓下俄國社會的劣根性。這不僅僅是對個別人的挖苦與嘲弄,而是上升到了對人性和社會的批判高度,具有異常深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1]

契訶夫簡介

契訶夫(1860~1904)全名叫安東•巴浦洛維奇•契河夫,19世紀末俄國具有世界聲譽的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以短篇小說和莫泊桑齊名,他們和馬克•土溫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他一生創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還寫了一些中篇小說和劇本。作品大多數取材於中等階層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動統治階級的殘暴,抨擊了沙皇的專制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凡卡》(裝在套子裡的人》《公務員之死)等。

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是一個獨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學史上和在社會情緒中構成時代的作家中的一個。」列夫•托爾斯泰也給契訶夫極高的評價,稱他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而且還說:「我撇開一切虛偽的客套肯定地說,從技巧上講,他,契訶夫,遠比我為高明!」[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