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表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表傳

 

 

 

江表傳》是由西晉人虞溥所著的一本圖書,本書出於《三國志》。 虞溥,高平昌邑人。後漢有兩高平縣,一屬兗州山陽郡,一屬涼州安定郡,高平郡是晉初自山陽分出。

作者簡介

劉表、王粲都是山陽高平人,是虞溥的同鄉前輩,勉強算是虞溥跟荊襄的一點聯繫。

虞溥之父「為偏將軍,鎮隴西,溥從父之官,專心墳籍」,則虞溥早年曾經在隴西居住。

「郡察孝廉,除郎中,補尚書都令史。……稍遷公車司馬令,除鄱陽內史。……卒於洛,時年六十二。」

《江表傳》書本介紹

顧名思義,《江表傳》自然是寫江表的。那江表到底是哪裡?

南方六朝都泛稱江表,但六朝政治中心均在揚州,實際上江表用做揚州的代稱是多於荊州的。

首先看虞溥自己的說法:「稍遷公車司馬令,除鄱陽內史。大修庠序,廣詔學徒,移告屬縣曰:學所以定情理性而積眾善者也。情定於內而行成於外,積善於心而名顯於教,故中人之性隨教而移,積善則習與性成。唐虞之時,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廢也,而雲可誅,豈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漢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訓,廢而莫修。今四海一統,萬里同軌,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廣開學業,以贊協時雍,光揚盛化。」

很顯然,虞溥所說的江表是包括鄱陽在內的,但鄱陽屬揚州,固與荊襄無涉。

再看別的。胡沖吳歷曰:孫策擊豫章,先遣虞翻說歆。歆答曰:「歆久在江表,常欲北歸;孫會稽來,吾便去也。」

華歆為豫章太守,可知豫章也稱江表。

魏略曰:霸一名奴寇。孫觀名嬰子。吳敦名黯奴。尹禮名盧兒。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謂休曰:「國家未肯聽霸耳!若假霸步騎萬人,必能橫行江表。」休言之於帝,帝疑霸軍前擅去,今意壯乃爾!遂東巡,因霸來朝而奪其兵。

臧霸一直在東線,並非南線,可知此處江表只能是揚州之地,並非荊州之地。

脩答曰:「不侍數日,若彌年載,豈獨愛顧之隆,使系仰之情深邪!損辱來命,蔚矣其文。誦讀反覆,雖諷雅、頌,不復過也。若仲宣之擅江表,陳氏之跨冀域,徐、劉之顯青、豫,應生之發魏國,斯皆然矣。」

「江表」一詞辨析

江表者,言實力最強、最具有資格代表長江之政權也。這個詞的出現,顯然是模仿先秦時人們稱齊國「東海之表」、「東表」,而齊稱「東海之表」,蓋濫觴於延陵季子,《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歌《齊》。(延陵季子)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史記集解》引三國人王肅之語注曰:「言為東海之表式。」

認為「江表」一詞是指站在中原人的角度看而所謂的「長江之外」,是不妥的。先秦時,黃河之外被稱為「河外」,與之對應有河內。而說江表指「長江之外」,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江里」一詞佐證,是牽強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