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武帝塞黃河瓠子決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河渠書》) 自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①,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②,其明年旱。乾封③,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④。於是天子已用事萬

原文

   (節自 《河渠書》)

自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①,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②,其明年旱。乾封③,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④。於是天子已用事萬里沙⑤。則還,自臨決河,沉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填決河⑥。是時東流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楗⑦。

天子既臨河決,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 「瓠子決兮將奈何?皓皓旰旰兮閭殫為河⑧。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⑨。吾山平兮鉅野溢,魚拂郁兮柏冬日⑩。延道弛兮離常流(11),蛟龍騁兮方遠遊。歸舊川兮神哉沛(12),不封禪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13)?泛濫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滿(14),久不反兮水維緩。」一曰: 「河湯湯兮激潺湲(15),北渡迂兮浚流難。搴長茭兮沈美玉(16),河伯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頹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萬福來(17)。」於是,卒塞瓠子,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而梁、楚之地復寧,無水災。

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18),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關中輔渠、靈軹引渚水(19),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鉅定,太山下引汶水(20),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佗小渠披山通道者(21),不可勝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譯文

自從黃河在瓠子決口以後,二十多年來,年年收成不好,而梁、楚這兩個地方收成更不好。天子 (漢武帝) 去泰山封禪後一路巡視並祭祀山川,第二年又是天旱。用乾封方式來祭祀,雨水仍然很少。天子便派汲仁、郭昌率領幾萬士兵去堵塞瓠子決口。於是,天子自己到萬里沙去求雨。回來後,又親臨河的決口處把白馬、玉璧沉到河裡,還命令群臣: 官自將軍以下的,都要背薪柴去填河的決口。這時候,東流郡這兒流行燒草木,所以薪柴很少,便砍淇園的竹子作為堵塞決口的材料。

天子親臨河決後,哀傷堵口而不見成效,便作了一首歌,歌詞是: 「瓠子決口啊怎麼辦? 白浪滔滔的大水啊使州閭盡成河。盡成了河啊地方不得安寧,塞決之功無盡頭啊我的山已剷平。我的山剷平了啊鉅野還是洪水四溢,魚兒不鬱悶啊快臨近冬天。河道延長而鬆弛啊河水離開常道而奔流,蛟龍在水中馳騁啊正向遠方逛游。歸回舊地去吧水神你可暢流,如我不去封禪啊怎知外面災重。我問河神呀為何這樣不仁道? 河水泛濫不休啊使我們憂愁。齧桑之地被水淹沒啊淮河、泗水都已滿盈,河水久久不歸道啊,你慢慢地流吧!」 還有一首歌詞是: 「河水浩浩蕩蕩啊急促地流淌,北度這裡迂迴曲折啊疏通導流也很難。拿了長茭塞河啊又投美玉,河神啊請保佑我塞住吧薪柴不足。薪柴不足啊是衛人的罪孽,把荊條燒光了啊拿什麼抵禦洪水? 竹林砍光了啊是塞河材料不足之災,將宣房河決塞住啊萬福才能來。」 於是,終於塞住了瓠子決口,還在河堤上築了一座宮,名叫宣房宮。而且河道的北邊修了兩條水渠,讓大水依然向大禹所疏導的舊河道流去。因而,梁、楚之地恢復安寧,再無水災了。

自從此事之後,管事的人都爭相談論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這些地方都引着河水以及山谷的水來灌溉田地。關中的輔渠、靈軹渠引來了渚水,汝南九江引來淮水,東海引來鉅定大澤之水,太山下引來汶水,都是穿通河渠來灌田,各有一萬多頃。其餘依山流通的小渠,更是不計其數,而最著名的是在宣房這裡。

鑑賞

本文寫漢武帝親率官吏兵卒數萬人塞黃河瓠子決口,以解梁、楚之地的水患,又引水抗旱,灌溉缺水少水之地。

文章先寫黃河自瓠子口決堤二十餘年後,下游一帶澇災不斷,連歲沒有收成,梁、楚之地尤甚。漢武帝去泰山封禪後巡視山川,第二年天旱,求雨無效,漢武帝下令以柴薪草木填塞瓠子決口。

次寫漢武帝親臨黃河決口,祭祀河神,並作歌兩首,哀求河神,讓河水回歸舊道。其歌詞委婉淒切,充滿痛恤愛民之意。經數萬人的努力,填塞了瓠子決口,並築宣房宮於其上。道河北行二渠,讓河水復歸大禹治水時所開的舊河道,梁楚之地得以安寧,無水災。

後寫這一事件的影響。自此以後,各地的官吏都爭辦水利,皆引河水及川谷之水以灌田,大大增加了土地的灌溉面積。

全文敘事清晰,突出漢武帝親臨河決之舉,表現了他作為一代帝王對民生疾苦的關心。作者在這一事件之後特別指出其影響,意在說明: 水利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業,為政者一刻也不能忽視。[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