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書》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書》是我國第1部紀傳體的西漢史。東漢班固撰。主要版本有北宋景祐刻本,經商務印書館影印,收入 《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嘉靖,萬曆間南、北監刻的《二十一史》本; 毛晉汲古閣刻的 《十七史》本; 清乾隆時武英殿刻的《二十四史》本;同治時金陵書局刊行本; 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的點校本。 [1]


  班固 (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 (今陝西咸陽東)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其父班彪是當時有名的儒家,繼 《史記》作《後傳》65篇,書未畢而亡。班固初就讀於洛陽太學,回家居喪時對《後傳》進行了整理,在此基礎上,着手撰寫 《漢書》。有人上書告發他私寫國史,遂被打入京兆獄。其弟班超赴京為兄辯白,明帝將其開釋,命為蘭台令史,允其續寫 《漢書》。章帝時,以文才升為玄武司馬。建初四年(79),章帝命諸儒集於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班固以史官身份擔任記錄工作,並把討論結果撰成 《白虎通義》(也名 《白虎通德論》)。後隨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擔任中護軍。數年後,竇憲因爭權失敗而自殺,班固受牽連被捕,死於獄中。班固文學成就頗高,他的 《兩都賦》、《典引》等詩賦都蜚聲於世,後人編其文為 《班固集》。班固死後,《漢書》尚未完成,還缺8表及《天文志》,和帝令其妹班昭及同郡人馬續補撰,方成全書。

  本書100篇,後人將長篇析為上、下二卷,或上、中、下三卷,形成120卷,上起漢高祖元年(前206),下止王莽地皇四年(23),包括西漢一代230年的歷史。全書分12紀、8表、10志、70傳。本書襲用了 《史記》紀傳體的體例,但略有變動,「本紀」省稱為「紀」; 「列傳」省稱為「傳」; 改「書」為 「志」; 取消「世家」,此項內容併入 「傳」中。若以漢武帝中期為界限把西漢分為二段,那麼《漢書》的前一段基本抄自於《史紀》,但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在後一段中才體現出本書的特色。

《漢書》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紀:記述西漢12個最高統治者,依次為高帝劉邦、惠帝劉盈、高后呂雉、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其中的《惠帝紀》為《史記》所沒有,系班固新增設,裡面記載了較多的重要歷史事實和詔令文件。紀以編年體記事,上下貫通,形成本書的主脈。表:其名目是《異姓諸侯王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澤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前6篇記諸侯、功臣、外戚的爵位及世系,可與傳相呼應。《百官公卿表》立意甚新,依照檔案記載了秦漢職官制度的源流及演變,分為上下2卷,上卷論述各種官職的設置、權力、屬官、變更及秩次等,下卷以表格的形式,記錄西漢百官公卿的升降遷免。《古今人表》只記古人,不錄漢人,它據行事的善惡將古代名人分為九等,因而有些身份低下者被列為上等,有些帝王被列為下等。志基本沿用《史記》體例,但更為系統,故被後人所推重。其中 《律曆志》、《禮樂志》、《食貨表》、《郊祀志》、《天文志》、《溝洫志》分別沿用《史紀》的8書。《食貨志》分為上下卷,上卷言食,下卷言貨。另外4篇為新創:《刑法志》闡敘了法津制度的沿革及漢代律令;《地理志》按郡國分類,記錄了行政區劃、地理沿革、戶口數字,山川河流,當地物產,社會風俗,經濟概況;《藝文志》著錄了存世的書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它主要來自於劉歆的《七略》,棄其《輯略》,采六藝、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6略整理而成,收書「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 《五行志》是諸志中最長的一篇,共分五卷,記載了當時日蝕、月蝕、星座等天體變化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和現象,同時匯集了董仲舒、劉向等人物的陰陽學說。傳:人物傳1人1卷,或數人1卷,對象是宗室、大臣、名人及特別人物,許多傳中附有主人公的兒孫,如 《張湯傳》中附有子安世、孫延壽。篡漢自立的新朝王莽的事跡也被歸進傳中,類傳共有7篇,其中循吏、酷吏、遊俠、佞幸4傳是《史記》同類列傳的續篇,但添了一些西漢中後期的人物; 《貨殖傳》全部抄於《史記》,沒有增進新的史料;《儒林傳》敘述西漢的儒學大師及經學流傳情況;《外戚傳》系新設,專門記載后妃系統的外戚人物及事跡。本篇之後特立《元後傳》,反映孝元皇后及外戚的活動情況,旨在說明外戚勢力的增長。少數民族及鄰國傳有3篇,《匈奴傳》和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是對 《史記》相關傳的增補和發展;《西域傳》系新開,彌補了《史記·大宛列傳》的不足,共紀西域51國,反映了它們的政治、軍事、經濟、民俗等具體情況以及與西漢王朝的關係。敘傳:是諸傳中最後一篇,作者自敘生平家世、作書宗旨及各篇要旨。

  《漢書》效仿《史記》紀傳體風格,首開斷代史先河,為後來每朝撰寫前朝歷史確定了規範。它在 「正史」系列中起到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劉知幾在《史通·六家》中評道: 「《漢書》……究西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書,言皆精練,事甚該密,故學者尋討易為其功」。其次,本書寫作謹慎,考核甚精,在內容上糾正了 《史記》中的某些疏漏,並增補了許多第一手的可信資料,如在《惠帝記》中記錄了「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單于」。第三,敘事語調平允,客觀性較強。范曄在 《後漢書 ·班固傳》中雲: 「若固之敘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第四,在本書的後一段中,史料的原始性、系統性和完備性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在勾劃人物、敘述事情的同時,比較完整地保留了許多重要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策論,如《賈誼傳》收入了傳主的《治安策》,《晁錯傳》收入了傳主的《言兵事書》,此外,還收錄了不少記事、議論及文學方面的文章,對反映當時社會現實、政治思想、學術流派具有極大的價值。

《漢書》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漢書》多用古字古訓,故行文奧深,傳布之初被人們認為晦澀難懂,當時的經學大師馬融曾拜班昭為師,受讀此書。為了推廣《漢書》的流傳,作注工作應運而生。東漢末年服虔、應劭首撰音義。自此之後,研究者頗多,其中有影響的有南陳姚察的《漢書定疑》,唐顏游秦的《漢書決疑》。唐初顏師古對以前的23家的注釋進行了整理,他廣徵博引,訂誤糾謬,拾遺補缺,撰成了 《漢書》新注。繼唐之後,宋倪思撰、劉辰翁評點的 《班馬異同》,對 《史記》和 《漢書》二家之長短作了比較。劉頒、劉敞、劉奉世三人合著《漢書刊誤》,吳仁傑繼撰《補遺》,今二書都附於顏注之後。清乾嘉以後,沈欽韓 《漢書疏證》、周壽昌的 《漢書注校補》、錢大昭的 《漢書辨疑》、王念孫的 《讀書雜誌·漢書》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清末王先謙的《漢書補註》,集前人成果之大成,證引的專著和參訂之書達67家之多,考證翔實,堪足稱道。顏師古注與王先謙補註是 《漢書》注中最有權威的二家。近人楊樹達的《漢書補註補正》和 《漢書窺管》,也頗有見解。陳直的 《漢書新證》側重採用文物材料漢簡、漢印、陶器、銅器、漆器、封泥、石刻、貨幣等以證 《漢書》,角度頗為新穎。民國間,哈佛燕京學社編印了《漢書及補註綜合引得》,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了《漢書人名索引》,二者是頗為有用的工具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