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巧克力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毒巧克力案》(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是推理小說史上一部絕不會也不能被遺漏的奇作,其經典之處即在於出現了七重解答。至少,在推理小說發展到現在一百多年的歷史裡,還沒有一部作品在解答方面能像它這樣獨一無二。
作者
(英)伯克萊
譯者
賴文珍
概述
一、純理念化的推理之作
所謂推理小說,推理是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因素。多重解答則將邏輯推理推向最高境界,毋庸置疑是推理小說創作中最難掌控的技巧。推理作品尤其是古典本格推理中,到處可見各式各樣的"華生"對同一案件的不同分析和推理,然而如果不能完整且合乎邏輯地解釋所有疑點,還不能稱其為"解答",只有在給出兩種及兩種以上邏輯上合理並且完整的解答才能成為多重解答作品。多重解答的推理小說是最迷人的,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它能激盪起最為狂烈的思維活動;對作家來說,無疑是最務"推理"之實--然而當然也是最"吃力"的--工作。《希臘棺材之謎》、《歪曲的樞紐》和《特倫特最後一案》都出現了合理完整的多重解答,這賦予它們成為經典的最主要特質。
《毒巧克力命案》是天才作家安東尼·柏克萊(Anthony Berkaley,1883-1971)在古典推理類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發表於1929年。在這之前,黃金第二時期啟始之際的1913年,E.C.本特利發表了《特倫特最後一案》(Trent's Last Case)。然而本特利更多的是抱持一種認為"邏輯合理卻不是真相"的人性探究態度進行創作,從推理小說創作的角度來看--尤其書中以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意外作為案件真相--他游移於推理文學的邊緣地帶,書中線索的布置足以體現出他的這種態度--確切地說,由於書中隱藏了關鍵線索,它不是一部正統的本格推理小說。在《毒巧克力命案》中,不管是情節(包括案情)的切入方式、線索的布置、推理的推進方式,都可以體悟到安東尼·伯克萊對於邏輯推理的真知灼見,作家本着對推理的精闢理解創作了這部書,這是一部純理念化的推理之作。
二、從推理基點出發的一些比較
以上部分涉及《毒巧克力命案》與《特倫特最後一案》創作理念方面的一些比較。
從多重解答的逆轉基點來看,《特》是從心理層面而非實物和事件線索(以下稱為"客觀線索")進行的。對案件當事人心理背景的了解,成為案件重構的基礎、造成多重解答的有效逆轉。《毒》中在這方面也有類似的運用,但那只是輔助性的,下一節中會談到這一點。
卡爾的《歪曲的樞紐》,四種解釋中只有兩種是完整且能合理解釋的,所以我認為它是一部雙重解答作品,解答逆轉依賴的基點,同樣也是心理層面而非客觀線索的分析。
心理層面的逆轉是個萬能的工具,雖然同樣能造成震撼性的結果、能符合邏輯的合理解釋事物。然而終究不如利用客觀線索來進行逆轉,更能給人推理的美感。正如《歪曲的樞紐》導讀中所做的比喻,道出了多重解答最精髓所在,"好似結構複雜的機器被無情地擊碎,地上既有機器的碎片,也有無用的廢鐵,需要將機器復原,也許找到了一些零件經過改裝能夠運作,但是並非原物。最後的真相就是找出所有原來機器掉落下來的零件。"(大致是這個意思)--這裡指的是客觀線索。
獲得1961年"愛倫·坡獎"的《希臘棺材之謎》就是一部主要以客觀線索作為多重解答逆轉基點的作品。在解答逆轉方面,和《毒》有着技巧和本質上的相似之處。只是在窮儘可能性方面,個人看來《希臘棺材之謎》仍有缺憾(可參考另兩篇博文:《約翰.狄克森.卡爾:歪曲的樞紐》和《埃勒里.奎因:希臘棺材之謎》)。
三、推理本身比什麼都重要--關於《毒巧克力命案》裡面的推理
《毒巧克力命案》內容大致為:葛瑞姆·班迪克斯先生在他經常流連的私人俱樂部里,得到一盒別人寄給俱樂部會員尤斯特·班尼斐勒先生的巧克力(後者收到包裹後,應前者要求隨手轉贈給他),他帶回家之後,他的太太吃了巧克力卻被毒死了(包着酒的巧克力里被巧妙的換了毒藥)。這是誰下的手?為了什麼?目標是要謀殺尤斯特·班尼斐勒先生,或者是葛瑞姆·班迪克斯先生,還是死者班迪克斯太太?受害人之死是意外的牽連,還是蓄意的規畫?又如何可能規畫?你怎麼知道收件人會把巧克力轉贈給"特定的"別人?警方偵辦這個奇特的案件,立刻陷入了膠着,毫無線索與頭緒,不得不求助一個由各種愛好推理藝術人士組成的業餘社團"犯罪圈研究學會"來幫忙查案,不料其中六位推理小說迷竟分別找出了六個完美的推理結論來;六個不同結論都能有效解釋案情,都能合乎邏輯地"破案",但事實真相只能有一個,哪一個推理才是真相?或者都不是,事實另有面貌?
書中用了很短的篇幅簡介了案件情況和警方的調查結果,接下來由"犯罪圈研究學會"的六位成員分別對案情作出各自不同的推斷。故事的切入方式巧妙,情節發展緊湊,整個架構儘量壓縮,沒有累贅之感,很引人入勝。作家思路清晰、表達富有效率。
案情本身比較簡單,涉及的線索不繁雜。它作為一個核心謎團,從一開始就展現在書中的偵探們和讀者面前,符合公平競猜的原則。然後,接下來就是大量的推理登場。
六位"犯罪圈研究學會"會員的案件解構,實際上給出了七重解答(布雷迪的推斷指向兩個結果),每一種解答都導向不同的兇手,可謂華麗之極。
整體上來看,《毒》充分並主要利用了客觀線索,如實物證據有:信函包裝紙、信箋、打字機、巧克力、同等配量的藥劑等;事實證據有打賭、被拒絕的婚事、婚外戀等。各種解答都涉及到對這些客觀證據的取證和分析,並在不同程度上以此作為基礎或者橋段,構建出不同的案情解答。對於各項客觀線索,六人的解答幾乎窮盡了各種可能性,延拓出不同的可能性,導向不同的結果。心理線索分析也同樣不同程度地被應用到,並作出合理的舉證。這是本書推理中最為壯觀華麗之所在。
六人的七種解答都可以作為一個詭計,如果在結構編排和語言技巧上做些變通,各構建一部完整的小說,相信都具有或大或小的看點。
當然,各種解答存在不同的完美度和質感,有些分析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前提上而存在瑕疵(在下一節談及),像打頭的查爾斯·懷德曼和費爾德·傅立敏的推斷不免有襯托和湊數之嫌。然而,作家表達的重點--誰都看得出--不在於真相,而在於推理本身。它用實際的案例,引導我們用不同的視角和分析方法去看待問題和現象,這是本書最迷人、最有啟示意義的地方。
本書的又一個獨特之處,在於最後一重解答的特殊處理方式:對之前各種解答提供的各項線索進行取捨重組,推論出另一結果--從而讓各種解答"由線化點"有機重組,在一個更宏觀的層面上,構建出一幅奇妙的思維畫面,具有強烈的立體觀感,充滿思辨之美。推理小說評論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稱這本書是"偵探小說歷史上一個最驚人詭巧的故事",其奇妙詭巧大概指的就是這點。
四、關於書中的七重解答 【說明:此節泄底】
1.查爾斯·懷德曼的解答
利用歸納法,從信箋和信函包裝紙等個例,推論出兇手必須具有的特徵,結合心理層面的分析,推論出班尼斐勒夫人企圖謀害丈夫。
然而,這個通過實物線索推論出的兇手特徵具有普適性,同時心理分析方面沒能有效舉證(只能說是一種臆測)。就是那個不在場證明能夠被推翻,此分析也停留在有待驗證的層面。
2.費爾德·傅立敏的解答
比查爾斯·懷德曼的分析還要脆弱。她用演繹法,由心理層面進行動機方面的分析,然後直接導向一個特例--推論出兇手是查爾斯·懷德曼。儘管事實線索(婚事)能夠支撐此論斷,但它雖充分卻不是必要的。
3.布雷迪的解答
第一個解答(這一個調侃意味很強),起先跟查爾斯類似、但更充分地應用歸納法,概括出兇手具備的特徵;之後用演繹法直接把某個人套上那些特徵,推論出其是兇手--這一點犯了跟費爾德·傅立敏一樣的錯誤。而且,他歸納出來的兇手特徵有些條件也不充分,犯了前提定義方面的錯。
第二個解答建立在跟第一個解答同樣的基礎上,再次用演繹法分析心理線索推論出兇手--當然這個心理線索未能被有效證明,便直接作為證據。
4.羅傑·薛靈漢的解答
跟布雷迪相反,先用演繹法設定結果,再用歸納法證明這個結果。
然而演繹法分析中,據以設定結果的前提(即打賭這個事實線索)未經驗證。所以後來丹蒙小姐求證了這個事實線索的有效性,一舉否定他的推斷。
5.愛麗夏·丹蒙的解答
在羅傑·薛靈漢的基礎上,對心理層面的線索進行重構,推導出不同的結論。但心理線索及某些事件線索未經驗證。
6. 安布洛茲·區特威克
五、關於安東尼·伯克萊
安東尼·伯克萊,本名安東尼·伯克萊·庫克斯,英國推理作家。他自1922年開始從事推理小說創作,其初期小說成就完全是屬於黃金時代的本格派古典正統推理。1929年推出的這部《毒巧克力命案》確立了他在推理小說史上的大師地位。
1930年他在一篇文章中談到:"我個人相信,簡單純粹的犯罪解謎,完全仰賴情節設計而不擅角色塑造、行文風格、甚至是幽默感的小說時日,已經落在審判者的手中。偵探小說已經來到一個階段,未來偵探或犯罪的小說,吸引讀者興趣的心理層面,將超過數學成分。"這番話語不僅是他對推理小說發展的理解,也是他自身創作歷程的見證。
安東尼的推理小說創作歷程共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22-1930年)屬於本格派古典正統推理時期,《毒巧克力命案》,是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第二階段(1931-1939年)偏向於從人性化分析方面進行創作,這時期內他創作出兩部推理史上極其獨特不凡的犯罪小說作品,帶領了當時的風騷,並且把推理小說從本格派一舉推向天秤的另一端。這兩部歷史演化轉折的經典之作,一部叫做《惡意預謀》(Malice Aforethought,1931),另一部叫做《事實之前》(Before the Fact,1932),從推理小說的獨創性來說,兩部小說都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很多書單都把《惡意預謀》列入史上"十大推理小說",可以想見它的地位。《惡意預謀》以加害人的眼光來敘述,《事實之前》則從被害人的視野來敘述,兩者皆非傳統的偵探解謎之作,心理的起伏與外在世界的意外,才是小說前進的懸疑主軸。 [1]
內容簡介
班迪克斯先生把別人寄給尤斯特爵士的巧克力拿回了家,他的太太吃了之後中毒身亡。如此巧合,是誰下的手?為了什麼?警方偵辦這個奇特的案件,立刻陷入困境。這時,一個由各種愛好推理藝術人士組成的業餘社團"犯罪圈研究學會"來幫忙查案,不料其中六位推理迷竟分別找出了六個完美的推理結論。六個不同的結論都能有效解釋案情,都能合乎邏輯地"破案",但真相只有一個……[1]
作者簡介
安東尼·伯克萊(1893-1971) 推理小說史上的先知。1922年,他開始創作高水準的古典推理小說,並一手創建了著名的"偵探俱樂部"。在古典推理大行其道之時,伯克萊反而預測:"純粹以解謎為主,重視情節卻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風和幽默感的傳統推理小說時日不多。未來的推理小說,心理成分在吸引讀者方面將超過數學成分。"而今,這一預言自是全部命中。1939年,伯克萊宣布停止推理小說的創作,但依然活躍於評論界,直至1971年去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