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侯廟》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侯廟》唐朝·杜甫

《武侯廟》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網易

[1] 《武侯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悼念諸葛亮。前兩句描寫武侯廟內外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諸葛亮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後兩句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諸葛亮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全詩虛實相生,情景交融,言簡意賅,節短韻長。

作品名稱 武侯廟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

武侯廟⑴

遺廟丹青落⑵,空山草木長⑶。

猶聞辭後主⑷,不復臥南陽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武侯廟:指祭祀諸葛亮的廟。其廟有多處,如襄陽、成都、南陽、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廟。這裡指夔州武侯廟,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西。武侯,諸葛亮於蜀漢後主建興元年(223),封為武鄉侯,省稱武侯。

⑵丹青:指廟中壁畫。落:剝落,脫落。

⑶空山:指白帝山。

⑷辭後主:蜀漢後主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出兵漢中,實行伐魏,臨行上《出師表》,向後主劉禪辭行,告誡後主要親君子,遠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貞之心。

⑸南陽:郡名,今河南南陽。

白話譯文

武侯廟中的壁畫由於年代久遠而早已脫落,整座白帝山一片空寂,只有草木徒然茂長。

此處似乎還能聽到諸葛亮辭別後主的聲音,但是他壯志難酬,再也無法回到故地南陽。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當時杜甫正流寓夔州(今重慶奉節),夔州西郊的武侯廟,是他足跡常到之處。他來到武侯廟,看到一片破敗荒涼的景象,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詠懷五絕詩。此詩與《八陣圖》當作於同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