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夢微之》唐朝·白居易

《夢微之》唐朝·白居易 《夢微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點出夢中與老友元稹相會和醒來的惆悵;頷聯寫自己身體多病,而老友已長眠地下近十年;頸聯設想老友一身枯骨已化作泥土,自己徒剩一具軀殼寄於世間;尾聯告訴老友,兒子愛婿已相繼離世。全詩用夢中相會之愉悅和醒來之痛苦相對比,以樂景襯哀情,更突出了對故人的思念之切和對自己現實不幸的感傷和惆悵。悼亡之情,銘心刻骨,如泣如訴,催人淚下。

《夢微之》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作品名稱 夢微之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目錄

作品原文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2,咸陽宿草八回秋3。

君埋泉下泥銷骨4,我寄人間雪滿頭5。

阿衛韓郎相次去6,夜台茫昧得知不7?

注釋譯文

1. 微之:唐朝詩人元稹,字微之,與詩人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 2. 「漳浦」句:以三國時劉楨臥病漳浦自比。劉楨《贈五官中郎將四首》其二:「余嬰沉痼疾,竄身淸漳濱。」漳浦,指漳河。今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為漳河。 3. 「咸陽」句:指元稹已死多年。元稹死於大和五年(831)七月,次年七月葬咸陽縣(治所在今陝西咸陽)。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為悼念亡友之辭。《禮記·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4. 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5. 寄人間:寄居人間。 6. 阿衛:微之的小兒子。韓郎:微之的愛婿。但據作者《元稹墓志銘》:「今夫人河東裴氏,賢明知禮。……生三女:曰小迎,未笄;道衛、道扶,齠齔。一子曰道護,三歲。」可知阿衛即道衛,自注中「小男」或為「小女」之誤。又韓郎疑是韓泰的兒子。 7. 夜台:指墳墓,因為閉於墳墓,不見光明,所以稱為夜台,後來也用來指代陰間。茫昧:模糊不清。

白話譯文

夜裡夢見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絹帕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髮滿頭。

阿衛韓郎已經先後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