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牧破匈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廉頗藺相如列傳》)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①,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②。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③,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 匈奴即入盜

原文

   (節自 《廉頗藺相如列傳》)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①,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②。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③,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 「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④!」匈奴每人,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⑤。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⑥,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歲余,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⑦。復請李牧,牧杜門不出⑧,固稱疾。趙王乃復強起使將兵,牧曰: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許之。

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⑨。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⑩,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11),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12),單于奔走。

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譯文

李牧是趙國北部邊防的優秀將領,經常駐防在代和雁門兩郡,以防備匈奴入侵。並因實際需要,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和軍中官吏,所收得的租稅都納入李牧軍中的辦事機構,作為養兵的經費。每天宰殺好幾頭牛供給軍士食用,軍士們練習射擊、騎馬,小心把守着警報台,多多地派遣偵察敵情的人員,優厚地對待戰鬥人員。發出約束命令: 「匈奴一旦侵入邊境來搶奪,我們應立即把人馬物資收拾起來,退入堡壘中固守。如有人膽敢去捕捉匈奴就處斬。」 每當匈奴侵入,烽火台就報警,全部人馬都迅即進入堡壘,不敢出戰。這樣過了好幾年,軍隊也沒有什麼損失。然而,匈奴認為李牧膽怯,即便是趙國守邊的官兵也認為我們的將帥太膽小了。趙王責怪李牧不出兵應戰,李牧依然如故。趙王很氣憤,將李牧召回,用其他人代替為將。

之後一年多,每次匈奴來犯,都出兵與匈奴作戰。出兵應戰,屢次戰敗,傷亡損失很多,使得趙國的邊民不能耕田放牧。於是,趙王又請李牧做邊將,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自己有病。趙王便強行派遣李牧帶兵守邊,李牧說: 「大王你必定要用我,那就要允許我像以前那樣做,才能接受你的命令。」 趙王允許了他的要求。

李牧到了邊關,像從前一樣約束官兵。好幾年來,匈奴都沒有從趙國得到什麼,始終認為李牧膽怯。守邊將士得到許多賞賜而不使用他們,他們都願意為國一戰。於是,李牧便為作戰,挑選出合格的戰車一千三百輛; 挑選出合格的騎兵一萬三千人; 挑選出曾獲過百金之賞的勇士五萬名; 能拉硬弓的善射之兵十萬名,並把這些入選的人、馬、車輛全部組織起來,進行作戰訓練。然後,在邊境大肆放牧,放牧的百姓遍布邊境的田野。匈奴人用少量的人馬侵入搶劫,李牧假裝打不贏而敗走,並把幾千人丟給匈奴。匈奴的君主聽到這一消息後,便大舉領兵來入侵趙的邊境。李牧多用奇特的戰陣,向敵左右兩面包抄攻擊,大敗匈奴,殺死匈奴十多萬騎兵。滅掉了襜襤族,打敗了東胡族,降服了林胡族,單于敗逃遠奔。

在這之後的十多年裡,匈奴不敢靠近趙國的邊境城邑。

鑑賞

本文記敘了趙國良將李牧保衛邊疆,大破匈奴的戰績。歌頌了李牧不急功,不近利,不逞匹夫之勇,不計個人得失,甚至不惜觸怒趙王而罷將丟官,一切以戰事為重,一切以護邊為重的愛國精神。塑造了貌似「不敢戰」,實則英勇善戰,貌似「怯弱」,實則大智大勇,匈奴 「小入」 則 「佯北不勝」,匈奴「大人」則 「大破大勝」,善為奇謀,獨具風采的良將形象。

通篇用 「賦」 的手法,輕描淡寫,平實道來,然淡中有濃,平中有奇。平實的陳述與李牧「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的豐功偉績,形成強烈的反差,鮮明地托出一代良將的形象,可謂以平凡顯神奇,以淡泊寄至味。

文章還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先寫李牧 「不敢戰」,匈奴 「以李牧為怯」;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 趙王也因此責備李牧,並「使他人代將」。一抑再抑,李牧之「無能」似乎已登峰造極。但結果是,代他為將之人,以匹夫之勇 「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這與李牧原來守邊時的 「數歲,亦不亡失」形成鮮明對比,反襯李牧以 「不戰」為戰的策略的英明,這是一揚。最後,趙王不得不再請李牧「將兵」,李牧仍按「如前」之「故約」帶兵,抗擊匈奴。果然,「匈奴數歲無所得」,這是二揚。最後,李牧訓練精兵,布殺陣,誘敵深入,待匈奴「大率眾來入」 之時,「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這是三揚。這種以 「怯」 寫勇,以 「抑」 寫 「揚」,以 「不敢戰」寫「大破之」 的手法,使李牧的形象特別突出,獨具異采。同時,以李牧的赫赫戰功說明他不是真「怯」,而是一種麻痹敵人的奇謀,有力地呼應了開篇的「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使文章首尾完整,渾然一體。[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