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加九經字樣》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dH3F&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新加九經字樣]


《新加九經字樣》是補《五經文字》未備的一部關於辨正文字形體的書。唐代唐元度撰。初本於唐代開成年間與《五經文字》同刻於九經石刻之後。石刻本,在陝西西安博物館碑林。木刻本有據唐刻石的 《小學匯函》本,鮑廷博《後知不足齋叢書》本等。今有商務印書館 《叢書集成》本。[1]


  唐元度(生卒年不詳),唐代小學家。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奉敕校定石經字樣。官翰林待詔、朝儀郎等職。

《新加九經字樣》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全書1卷。所收錄文字為《五經文字》所缺,僅421字,分屬76個部,因以題名「新加九經字樣」。本書體例,與《五經文字》大體一致。其不同點是:部首另有「雜辨部」,凡偏旁上不好歸部的字均歸此部,如有「出」、「乾」、「端」、「久」、「夕」等。這反映了作者對部首的理解。注音只用直音,不取反切。所謂 「謹依《開元文字》,避以反言,但紐四聲,定其音旨。」(《小學匯函》本。以下引文均據此,不另注。)直音用字,如聲調與被注字有別,則以 「平」、「上」、「去」、「入」轉注。如: 「買」 (埋上),「貫」(關去)、「乖」 (怪平)、「帖」 (添入)。

  本書的撰述主旨,同《五經文字》一樣,是為了辨正經傳文字,以利統一,因之「辨體觀文,式遵小學」。然與《五經文字》不同的是,對俗體字亦在參校論定之列,而不死守《說文》。書前所載 「開成二年八月十二日牒」雲: 「古今體異,隸變不同,如總據《說文》,即古體驚俗;若依近代文字,或傳寫乖訛。今與校勘官同商較是非,取其適中。」這是本書作者的識見。

  本書是研究經學和經書文字的重要資料,既保存了一部分文字的多種或體,也保留了一部分文字的古音古訓,可與 《五經文字》相補充,交互參閱。代、作者和內容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