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成都是余秋雨寫的一篇散文,出自中國之旅。   

原文欣賞

我初次入川,是沿寶成鐵路進去的。已經看了那麼久的黃土高原,連眼神都已萎黃。山間偶爾看見一條便道,一間石屋,便會使精神陡然一震,但它們很快就消失了,永遠是寸草不生的連峰,隨着轟隆隆的車輪聲緩緩後退,沒完沒了。

也有險峻的山勢,但落在一片灰黃的單色調中,怎麼也顯現不出來。造物主一定是打了一次長長的瞌睡,把調色板上的全部灰黃都傾倒在這裡了。

開始有了隧洞,一個接一個,過洞時車輪的響聲震耳欲聾,也不去管它,反正已張望了多少次,總也沒有綠色的希望。但是,隧洞為什麼這樣多呢,剛剛衝出一個又立即竄進一個,數也數不清。終於感到,有這麼隆重的前奏,總會有什麼大事情要發生了。果然,不知是竄出了哪一個隧洞,全車廂一片歡呼:窗外,一派美景從天而降。滿山綠草,清瀑飛濺,黃花灼眼,連山石都濕漉漉地布滿青苔。車窗外成排的橘子樹,碧綠襯着金黃,碩大的橘子,好像伸手便可摘得。土地黑油油的,房舍密集,人畜皆旺。造物主醒了,揉眼抱愧自己的失責,似要狠命地在這兒補上。

從此,我們一刻也不願離開車窗,直至成都的來到。

有了一個成都作目的地,古代的旅行者可以安心地飽嘗入川的千里之苦了。蜀道雖難,有成都在,再難也是風雅,連瘦弱文人也經受得了。

中華文明所有的一切,成都都不缺少。

它遠離東南,遠離大海,很少耗散什麼,只知緊緊匯聚,過着濃濃的日子,富足而安逸。那麼多山嶺衛護着它,它雖然也發生過各種衝撞,卻沒有捲入過鋪蓋九州的大災荒,沒有充當過赤地千里的大戰場。

只因它十分安全,就保留着世代不衰的幽默;只因它較少刺激,就永遠有着麻辣的癖好;只因它有飛越崇山的渴望,就養育了一大批才思橫溢的文學家。

成都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這裡的話題甚多,因此有那麼多茶館,健談的成都人為自己準備了品類繁多的小食,把它們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嘗。

成都的名勝古蹟,有很大一部分是外來遊子的遺蹟。成都人挺大方,把它們仔細保存,恭敬瞻仰。比之於重慶,成都的沉澱力強得多。正是這種沉澱力,又構建了它的穩健。重慶略嫌浮囂。

重慶也有明顯的長處,它的朝天門碼頭,虎虎地朝向長江,遙指大海,通體活氣便在這種指向中迴蕩。沉靜的成都是缺少這種指向的,古代的成都人在望江樓邊灑淚揖別,解纜揮槳,不知要經過多少曲折,才能抵達無邊的寬廣。

成都的千古難題至今猶在:如何從深厚走向寬廣?[1]

《信客》作者余秋雨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辭職後繼續從事教學和寫作。主要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1983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藝術創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識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山居筆記》(1998年,文匯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載多部世界名人錄。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山居筆記》獲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此篇《信客》選自《文化苦旅》[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