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戲謝漕食豆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的圖片[1]

戲謝漕食豆粥》是宋朝詩人李復的作品之一。

詩詞原文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公台深靜兵衛嚴,部吏趨承冠履肅。 剪毛胡羊小耳肥,列瓮釀香浮螘綠。 盡嫌豪侈徹豐俎,坐刻黳煤溫凍足。 擁爐招客學僧禪,爭聽敲魚醒睡目。 太師論詩歌蟋蟀,千載遺音流晉曲。 何曾方丈裂餅多,武子琉璃蒸乳熟。 只知齒頰快芳羶,豈料年齡愁嗜欲。 但能舉缽壓飢腸,便覺古風親土俗。 君不見錦帳咋地石季倫,又不見冰澌渡河劉文叔。 灶間燎濕困滹沱,席上爭先出金谷。 豈惟暫飽濟艱難,猶貴速成勝珠玉。 昔人不願五侯鯖,今我何知九鼎肉。 杜陵春晚把鋤歸,常喜朝盤堆苜蓿。 莫嗟粗糲百年飧,且免禍盈鬼瞰屋。

個人簡介

李復(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銘》),字履中,號潏水先生,原籍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因其先人累官關右,遂爲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同上書《李居士墓志銘》)。與張舜民、李昭玘等爲文字交。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五年,攝夏陽令。哲宗元佑、紹聖間歷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經略安撫司機宜文字。徽宗崇寧初,遷直秘閣、熙河轉運使。三年(一一○四)知鄭、陳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東轉運副使。靖康之難後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十六卷,其中詩八卷。事見《潏水集》附錄宋錢端禮撰《書潏水集後》及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一四,《宋元學案》卷三一有傳。 李復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潏水集》爲底本,參校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藏北京圖書館,簡稱文津閣本)和殘存《永樂大典》中李復詩。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