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都十二韻》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都十二韻》唐朝·杜甫

《建都十二韻》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作品名稱 建都十二韻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五言排律

出版社 中華書局出版社

作品原文

蒼生未蘇息,胡馬半乾坤。議在雲台上,誰扶黃屋尊。建都分魏闕,下韶辟荊門。恐失東人望,其如西極存。時危當雪恥,計大豈輕論。雖倚三階正,終愁萬國翻。牽裾恨不死,漏網荷殊恩。永負漢庭哭,遙憐湘水魂。窮冬客江劍,隨事有田園。風斷青蒲節,霜埋翠竹根。衣冠空穰穰,關輔久昏昏。願枉長安日,光輝照北原。

作品注釋

【趙次公注】此詩上元元年九月後作也。【朱注】詩云「窮冬客劍閣,隨事有田園」,其為成都草堂作甚明。鮑欽止編在寶應元年冬,是年雖復建南都,時公往來梓州,未嘗定居,安得有田園之句?趙注得之。《通鑑》:至德二載,以蜀郡為南京,鳳翔為西京,西京為中京。上元元年九月,改置南都於荊州,以荊州為江陵府。二年九月罷鳳翔西都及江陵南都之號,寶應元年建卯月復建。《唐書》:上元初,以呂諲為荊州刺史。諲請以荊州置南都,帝從之。於是荊州號江陵府,以諲為尹。蒼生未蘇息①,胡馬半乾坤②。議在雲台上③,誰扶黃屋尊④?(從時事說起,慨朝議之失計。)①王右軍《與謝安書》:「小得蘇息,備安其業。」②《東都賦》:「俯仰乎乾坤。」③《東觀漢記》:桓譚拜議郎,詔令議雲台。江淹《獄中書》:「高議雲台之上。」④《漢書注》:黃屋,天子之車。建都分魏闕①,下詔辟荊門②。恐失東人望③,其如西極存。時危當雪恥④,計大豈輕論⑤?雖倚三階正⑥,終愁萬國翻⑦。(此論建都興廢,而陳時勢之緩急。言分置宮殿,新辟都會,雖欲慰東人之望,其如西極嚴然存,不當建彼而廢此也。且此時不急圖雪恥,而輕論建都,恐治亂尚未可定耳。東人,指呂諲建都之議,西極,指上皇幸蜀之地。)①班固《東都賦》:「建都河洛。」《周禮》:「懸治象之法於象魏。」註:「象魏,宮門雙闕。」《南史·何胤傳》:闕,謂之象魏。象者,法也。魏者,當塗而高大也。②《袁紹傳》:下詔之日。《唐書》:荊州有荊門縣,以荊門山名。《寰宇記》:荊門之地,乃荊襄要津。③《詩》:「東人之子,職勞不來。」東人,指荊門以東言。朱穆奏記:「紀綱少弛,頗失人望。」④《史記》:秦穆公謂三將曰:「子其悉雪恥。」⑤《後漢·馮異傳》:季文誠能亟定大計。⑥《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注,「泰階,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三階平等,是為太平。」⑦《易》:「先王以建萬國。」牽據恨不死①,漏網辱殊恩②。永負漢庭哭③,遙憐湘水魂④。窮冬客江劍,隨事有田園⑤。風斷青蒲節⑥,霜埋翠竹根⑦。(此傷削跡流離,不得參預朝事。牽據,為救房琯。漏網,謂謫司功。漢庭、湘水,欲效賈、屈而未能。雖有客舍田園,而對此風蒲、霜竹,不免衰老摧殘矣。【錢箋】公之移官,以疏救房琯,而琯之得罪,以建議分鎮也,故牽連及之。申涵光曰:人亦有一時感激,事過輒悔者。公以不死為恨,真諫臣也。)①《魏志》:文帝欲徒十萬戶實河南,辛毗諫,帝不答,起入內,毗隨而引其裾。②《漢·刑法志》:「網漏吞舟之魚。」袁紹書:「殊恩厚德,臣既叨之。」③《賈誼傳》:「可為痛哭者一。」④屈原見讒,沉於湘水。⑤王褒詩:「生年隨事闌。」《杜臆》:隨事,猶雲隨便有之。《歸去來辭》:「田園將蕪。」⑥庾信詩:「蒲低猶抱節。」⑦梁昭明太子《扇賦》:「折翠竹之枝。」衣冠空穰穰①,關輔久昏昏②。願枉長安日③,光輝照北原④。(此諷當時君相之謀國者。衣冠二句,概刺朝臣,應上議在雲台二句。願枉二句,隱諷肅宗,應上蒼生未蘇二句。【朱注】衣冠雖多,未救關輔之難。今中原淪陷,天子當回陽光以照之,奈何汲汲建都之舉耶?此詩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①《史記·貨殖傳》:「天下穰穰,皆為利往。」②關中三輔,謂扶風、馮翊、京兆。江淹詩:「飭驂去關輔。」陰鏗詩:「昏昏隴日沉。」昏昏,言日,故下接以長安日。③《世說》:晉明帝數歲,元帝問日與長安孰遠?答曰:「日遠。」明日重問之,答曰:「日近。」④曹植《登台賦》:「齊日月之光輝。」庾肩吾詩:「駐日逐戈鋒。」按:夢弼云:北原,河北之地,時史思明據東京及河北懷衛等州是也。《錢箋》引《西都賦》「北朓五原」及庾信詩「北原風雨散」、岑參詩「五陵北原上」,於詩意不合。當時房琯分建之策與呂諲建都之請,前後事勢回不相同。初安史首亂時,陷中原,破兩京,剪宗室,逼乘輿,唐室孤危極矣,故分建子弟之議,足使賊子膽寒。其後,長安既復,兵勢復張,惟河北未平,故須專意北向,以除禍本。若建都荊門,虛張國勢,迂疏甚矣。且東南本無事,而勞民動眾,恐度生意外之虞,此作詩本意也。《錢箋》附會兩事,致詩意反晦,今辯正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