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建國大業》是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影片於2009年9月16日首映。
主要演員
唐國強張國立許晴鄔君梅李連杰馮小剛陳道明劉勁劉沙王冰修宗迪陳坤王學圻王健王伍福金鑫趙薇英達馮鞏沈傲君甄子丹鄧超郭德綱張秋芳劉儀偉胡軍陳凱歌陶澤如陳紅范偉徐帆苗圃陳寶國王寶強梁家輝陳好尤勇佟大為黎明黃曉明張涵予曹可凡丁志城劉德華寧靜葛優孫紅雷馮遠征姜文孫興劉燁吳剛黃聖依成龍郭曉東王學兵章子怡
劇情簡介
《建國大業》講述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建國前夕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為主線,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風雲歲月。該片較之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有新的突破,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被挖掘、表現。其中就有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之間關係的深入描寫。
角色介紹
唐國強飾演毛澤東:開國元首
開國元首,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陳坤飾演蔣經國:蔣家長子
蔣介石的長子,曾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蔣經國主政時期,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並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姜文飾演毛人鳳:軍統頭子
毛人鳳被稱為國民黨特務機關的「笑面虎」、「毛軍師」、「毛大秘書」。早期被戴笠聘為助手,成為軍統骨幹人物。戴笠摔死後,由毛人鳳繼承了其衣缽。
胡軍飾演顧祝同:「五虎上將」之一
中國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一級上將,抗戰期間,奉蔣介石密令,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黃埔嫡系將領中,顧祝同初為「八大金剛」之一,後又列名「五虎上將」,國民黨軍政高層「軍中聖人」。
劉德華飾演俞濟時:蔣介石侍衛長
蔣介石侍衛長,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1949年去台灣,歷任國民黨辦公室侍衛長。在蔣介石的侍衛長中,任職時間最長,最受寵信的,莫過於俞濟時
李連杰飾演陳紹寬:海軍一級上將
愛國海軍將領。國民黨陸軍、海軍一級上將,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積極組織海軍布雷游擊隊,配合全國各戰場的作戰。曾勸國民黨軍政人員維護祖國統一。解放前夕起義選擇新中國。曾是首屆政協委員。
幕後製作
北京拍攝情況
2009年2月,片方在懷柔影視基地組織了首次探班,現場拍攝的正是歷史上著名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西柏坡會議)。
《建國大業》的時間跨度為1945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重慶是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見證城市,但遺憾的是劇組不會來重慶拍攝。重慶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很難還原當時的歷史。
其實在《建國大業》中有不少在重慶發生的情節,包括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的歷史性會晤、雙十協定的簽訂等。但是,這些戲都不會來重慶取景。其中八路軍辦事處的一些戲份是在北京搭景拍攝的。
南京拍攝情況
《建國大業》來南京拍攝的「國軍」部分,不用說,中山陵、美齡宮、總統府這些重要的與民國歷史有關的建築都會被攝入鏡頭。
《建國大業》在南京的行程緊湊,在南京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禮堂附近拍了整整一個下午 。
上海拍攝情況
電影《建國大業》在浦江飯店的這場大戲正是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官邸晚宴,200位群眾演員首先在大廳排兵布陣等待主演入場,但是當群眾演員真正看清即將配戲的大腕都是準時,現場立即起了一陣騷動。 [1]
幕後花絮
姜文去片場的時候,抱着半尺多厚的關於毛人鳳的資料。
《建國大業》會通過電視推出一個接近4小時的導演版,分四集,每集大約一個小時,屆時吳宇森、侯勇還有很多沒能出現的演員都會在裡面出現。 馮小剛為自己設計了一個鏡頭,就是他對蔣經國說上海最大的投機分子其實是孔家時,使勁用拐棍敲地面,然後鏡頭拍拐棍和地面接觸的部分。但黃建新始終沒有這麼拍,搞得馮小剛念念不忘,老是說「真遺憾」。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建國大業》票房已成功超越億元大關。而從弘揚主旋律的角度看,這樣一部政治性極強的影片獲得如此廣泛關注和傳播,宣傳效果也十分突出。講政治和賺鈔票在這部片子身上實現了理想的結合。
這部電影擺脫了對蔣介石的醜化,較能符合當時蔣介石在抗戰後人格的形象。
《建國大業》的發行和宣傳又有市場化運作,因為有明星的號召力,加之宣傳到位,所以拷貝投放數量史無前例,志在必得要創中國影史上的國產片票房新紀錄。
《建國大業》對於不同的年齡層已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在較為長輩的階層看重的是歷史情節,而年輕階層則較為看重電影內的眾多明星,並稱為「數星星。
負面評價
雖然《建國大業》票房很高,但其中也不乏組織觀看而來的。影片對毛澤東的描寫有許多不符史實之處,還是「高大全」、「大樹特樹」那一套。那些參加新政協的數百位代表或是開國大老沒有多少是壽終正寢。 [2]